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至少还要在雾霾里生活20年,能忍吗?

时间:2014-03-27 13:15    来源:百度新闻  

  昨天晚上,和成都来的几个朋友吃晚饭回家,看着公交车外被灰霾笼罩的城市,心里惶恐得很。

  我没有戴口罩。侧前方那个乘客开着窗户,快速疾驰的公交车把外面的雾气给吸了进来,扑到我脸上,伴随着肺腔的吐纳,吸进我的身体里。我之所以惶恐,是因为清楚的知道,那将在我身体里游走、与血液交融的空气里,混杂着硫酸盐、硝酸盐、钠、镁、铝、铁、铅、锌、铜等细微颗粒物。

  我今年快三十岁了,那雾霾的年纪,比我小不了多少。只用了近20年的时间,就让这个“江山秀丽、叠彩峰岭”的国家患上雾霾重病,“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人们知道这将是一场比八年抗战更漫长的战争,但仍然忍不住要问:我们还有救吗?若有救,还需多久?

  就目前来看,这是个前景看起来很悲观的问题。因为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牵扯了太多的利益纠葛、地方保护、政府私利以及企业的贪婪、个人的麻木——是的,面对着外面雾雾沼沼的空气,我们还像以前那样感到惊讶和愤怒吗?

  1、不用特意去看,这两天,河北的空气已经又榜上有名了——这个即将承接北京的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养老机构的省份,依然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来拜托雾霾大省的帽子。

  在京津冀地区,“被重视”的河北滋味并不好受。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曾在一次会议上坦言:“习近平总书记几次问到(河北污染)这个问题,我和庆伟同志及各位常委都有一种脸红、出汗、坐不住的感觉,这顶帽子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也压得河北抬不起头来。”

  “坏邻居”、“罪魁祸首”等词,是媒体在报道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时常贴在河北身上的标签。而且,这些标签有许多论据支撑: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在3月份曾通报,河北省60%的钢铁企业运行存在环保问题,70%的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除了民营钢铁企业,部分国有大型钢铁企业也牵涉其中。环保部公布的全国空气质量标准排名中,最差的十名里,河北的城市常占半数。

  但是对地方领导而言,治污并非其唯一任务。周本顺的搭档,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同样也在为外界的指责和中央的压力所担忧:一边担心今冬明春污染重,“不好意思见大家”,一边担心河北关闭矿山影响了GDP,他“正考虑明年(2014年)怎么向人代会作报告”。两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压在每一个地方主政者的身上。

  纠结之下,只好从最容易的开始。去年10月15日,河北鹿泉的马先生正在自己的水泥厂里工作,乡镇的干部开着车来了。他那拥有400多名员工的厂子被要求关闭,直到明年春天采暖季结束。我问他损失多少,他答:“每个月损失一二百万吧”,他声称之前厂子的环境监测都是达标的,但是当地官员要为那些设备贴上盖着红印的封条时,他也只得配合。

  小规模厂矿,成了最早被关闭的目标。那些有能力,安装了排污设备的大企业,其运转情况如何,也值得怀疑。11月24日,唐山、邯郸、承德等地,八家钢铁企业的老总,眼看着各自厂子里共10座高炉和16座转炉被拆除。680万吨的钢铁产能没有了。但这对河北省上半年就达到2.14亿吨的产能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

  但是在一片要求河北关停钢厂、为北京负责的声音中,人们似乎遗忘了,首钢就是从北京搬到河北去的。

  2、北京把首钢搬出去去,当然为的就是让空气能够好一些。

  北京就好像一个处在战斗前线的司令部,每一次“爆表”都会引来如潮批评,北京市政府甚至还曾因此收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而作为一国之首都,“北京咳”更是成为它在国际上的负面标签。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是唯一一个被具体点名规定治理目标的城市:“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对这个目标,北京压力不小。在北京所有的空气污染物里,除了四分之一来自其他省份,绝大多数都属于自产自销:约有22%来自燃煤、16%来自扬尘、22%来自机动车耗能。北京已经做了非常多治理措施了,它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煤电的城市。但尽管如此,我们隔三差五的迎来像昨天、今天这样的空气,雾霾始终不肯离开。看起来,问题还远远没解决。

  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机动车的污染。这与“三桶油”有关,石油三巨头主导下的低汽柴油标准,虽然在外部压力之下有所提高,但与欧美日等国差距还非常明显。

  这个标准的制定,最麻烦的就是既得利益者。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制定和通过第五阶段汽柴油质量标准的石化分标委37名成员中,来自“三桶油”的代表有25位,来自汽车行业3位,来自环保系统的只有2位。“你如果提高标准的话,肯定就会影响产量,因为高品质的油相对就少,这些都是和利益相关的。”

  3、某种程度而言,中国政府部门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是该回应来自民间的压力,还是向利益集团妥协?

  而对公众来说,则面临着相反的抉择:是在不断出现的雾霾中吗,逐渐麻木,能者自救?还是继续保持愤怒,持续对政府施加压力?要知道,民众的关注是让政府加大力治理和加大关注的最重要原因。之所以中国政府制定PM2.5国家标准、公开PM2.5数据的进程如此之快,甚至许多做环保的NGO都始料未及,主要原因就在于美国大使馆公布PM2.5数据后,公众的关注形成了巨大压力。

  但是,这种压力却有着被麻木所替代的危险——我们的愤怒和不满可以持续一年、两年甚至五年,但是能持续二十年、三十年吗?

  以获得支持最多、治霾决心最大的北京为例,按官方的大气治理时间表,要到2030年空气质量才会达标。“这足足需要20年的时间”,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一份图表类报告中不无调侃地写道:“20年时间,《名侦探柯南》总计有754人死在剧情中,北京的房价翻了87倍,再不治霾,我们就老了……”

  但在北京市环保局工作12年,曾任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的杜少中看来,20年也已经太激进了。他在接受我的同事采访时曾说过治理雾霾中很现实的问题:“国家在治理时不但不能一下子叫停工厂企业,还必须给这些企业留出一段时间调整,先发挥一段余热再叫停。因此,我们会发现治理中,污染量不会一下就降下去,反而在短期还会加重一段时间。很多人表示国家制定目标在2030年大气污染防治初见成效太慢。可我要说,按照如今的治理强度,如果2030年能够改善那就是奇迹了。”

  这话并非虚言。美国的加州,与糟糕的空气战斗了半个多世纪近60年,才终于取得了胜利——那还是在他们有一套良好的机制,可以让民众不断对政府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才实现的。中国人,用二十年,能成功吗?

责编/张红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雾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