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益

浙江安吉生态村:中国新农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探索

时间:2017-12-21 11:11    来源:商务财经网  

   日前,由一汽-大众出资,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迈向生态文明,向环保先锋致敬”公益项目,正在全国进入优秀项目考察阶段。其中,《吾土吾乡——让生态屋留住村庄守住乡风》入围前二十。

  考察组于11月22日从北京出发赴浙江,前往安吉黄浦源生态民居推广中心进行项目介绍与交流座谈,了解了该项目在当地开展的主要工作。

  当年,李安名作《卧虎藏龙》中一出竹林武打戏,让安吉的名气跑出了国门。安吉,出自《诗经》“安且吉兮”。安吉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正因为安吉广袤的植被覆盖率,使得这里的乡村广域、天生丽质。

  电影归电影,真正将目光锁定在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我们发现,这也并不是 一片净土。

  而实际上是,在全国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下,无论是有着传统特色的古村落,还是处于常态的乡村,都出现了大量别墅式的洋房。然而,这是不是真正适合乡村的建筑,美丽乡村又在哪里?

  “在中国的美丽乡村安吉,我亲手打造了一个微型生态村,那里有民居、旅馆、农民会所、仓库、广场、竹林、菜地、家禽、河流……”

  这是浙江安吉黄浦源生态民居推广中心创始人兼执行主任任卫中在日前举行的亚洲建筑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开篇。作为9位发言人中唯一一位来自民间的乡村建筑师和环保人士,他获得的掌声是最多的。

  任卫中本是安吉县港航管理处的一名普通职工,自2005年以来,这位建筑“门外汉”干起了连专业人士都无心从事的事情——掏空所有积蓄,租地进行生态住宅实验。这一干就是8年。

  一“土”一“木”种出房屋

  任卫中说,他的梦想是创建一个中国最好的生态村,让农民过上真正美好的乡村生活,而不是住在劣质的山寨城市楼房,做“二手”的城市梦。一次契机让他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当时安吉开始建设美丽乡村,政府为帮助农村发展,设立了农村工作指导员一职。我的生态屋项目正好对农村发展十分有利,于是就向政府提出了申请。结果如愿以偿,被顺利下派到剑山村当指导员。”任卫中表示。

  任卫中对泥土有一种特别的感情,用他的话说,“看到一堵黄土墙,会情不自禁地上前抚摸”。因此,安吉生态屋的理念自然而然就是:尘归尘、土归土,就像一株植物静静地站在田野上。他放弃了钢筋水泥,甚至不用农村房屋最常见的砖头,而是采用最传统的夯土来做墙体,用速生杉木做屋体的框架结构。一“土”一“木”建起一座2层楼高的住宅,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房子造价仅为6万元左右,用了4个月的时间。

  33厘米的土墙,雨天吸入水分,晴天散发水分,不用空调就能冬暖夏凉。整栋房子不消耗能源,不排放温室气体,房子呼吸空气,空气滋润着房子。“环保要从建筑材料的选取上体现,我不用钢筋水泥,而是就地取材,选用农村随处可见的泥土、石头和木料,并使用传统的‘木骨泥墙’建筑方法,这样既保留了乡土建筑的风格,也达到了环保的目的。在民间,有很多近乎失传的建筑工艺,既环保又经济。”任卫中说。

  将生态进行到底

  任卫中的5幢生态屋位于剑山村口,与隔壁崭新的小洋楼相比,房子显得有些另类。从2005年的“生态屋1号”到如今的“生态屋5号”,历经多次升级改造,每座房子的特性各有不同,1号屋用泥土做墙体、木构承重,2号屋的墙体由砾石叠成,3号屋用夯土墙承重,4号屋用竹子做表皮。“5幢房子其实是一个系统,互为补充,并不是技术上越来越先进或者超越了前幢房子。因财力、物力所限,我把大量精力都集中在1号屋上,于2010年和2013年进行了2次改造,对技术进行了创新。我觉得这些技术挺实用,花钱不多,具有推广价值。”任卫中说。

  一幢看似朴素的农家住宅,何以能够集节地、节材、节能、节水于一身?任卫中为记者解开了困惑。他的建筑将附房、晒场和阳台三合为一,而目前农村住房的普遍特点是,附房与预留空间远远超过正房几倍,且利用率低下。以此计算,生态屋至少能够节约50%以上的土地。

  节材是任卫中最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据他介绍,建造一幢房子,他仅外购了20吨黄泥和6吨石灰,砌墙脚用的是当地的石块,外墙以三合土夯筑,墙体当初的总费用为1.5万元。因为就地取材,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原料的运输成本和建筑耗材,按国际相应标准计算,一幢120平方米的建筑可节约能源15吨标准煤。

  在节能方面,生态屋采用了土坯墙。据资料显示,33厘米厚的土坯墙体的隔热系数是砖混墙体的2倍,不用空调等调温设施,即可保持冬暖夏凉的起居环境,又可大大降低能耗。

  生态屋还采用了雨水综合利用工艺,可将屋顶雨水统一集聚,由管道排放至“回”形平台,再由平台的3个孔将集取的雨水储存至左厢卫生间。同时,由于天井和“回”形阳台的储水降温功能,夏日卫生间不需耗用煤电即可使用热水。

  生态村:新农村发展的一种可能

  12年来,任卫中的自发实践几乎是单打独斗的。他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策略,希望得到政府和乡民的认同并加以推广,但最初屡战屡败的经历也折射出土地政策、生态观、生活观、话语权等诸多问题。

  任卫中回忆说,当初1号屋刚落成时,当地县委书记请了省某设计院的专家来论证房子是否有推广价值,但专家们一致认为房子不能推广。“他们的意见是,‘秦砖汉瓦’已经存在2000多年,一定有其合理性,泥土墙的强度达不到标准,而我使用的杉木结构肯定撑不过10年。我也曾向多个基金会申请项目或者资金,但从未成功过。”任卫中说。

  如今,任卫中的生态屋建造实验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建筑学术界具有相当高的关注度。他的生态建筑理念已经被当地政府采纳,生态民居作为“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子项目和“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点”给予授牌。2008年,任卫中为四川汶川灾区重建设计的农村住宅方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采用,方案下发到灾区。2010年,与香港社区伙伴(PCD)合作,在四川灾区推出了若干幢样板房。

  不过,令任卫中苦恼的是,这些号称造给农民的房子,却得不到村民们的喜爱。对此,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指导中心主任的评价是:“任卫中的理念过于前卫,也许文化层次高的人能欣赏,但安吉的老百姓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用任卫中的话来讲,就是“能接受的不能建房,能建房的不能接受”。

  因为推广有困难,任卫中目前改变了策略,转为推广“生态村”。“我把所建的5幢房子,以及院子中的农田、竹林定义为一个微缩版的农村,5幢房子中有旅馆、会馆、民居、仓库和广场,功能齐备。在院子里可以种植蔬菜、饲养鸡鸭,形成一个生态链,生活垃圾几乎零排放。如果能把这个‘生态村’放大,就是未来的新乡村发展方向,这能解决目前我们面临的很多难题。”任卫中说。

本文编辑/张小强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公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