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

颠覆与创新:人民艺投掘金艺术品投资产业

时间:2017-03-01 17:53    来源:中华网  

  近20年,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大潮也推动着艺术品投资领域的兴衰起伏,人民艺投作为中国艺术产业最新锐的搅局者和创新者,从产业生态的大视角观察思考,认定当下的中国艺术产业存在三大问题:价值发现能力弱、流动性不足、产业生态单一。

  人民艺投认为,解决以上诸多困境的关键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必须重构艺术产业生态体系。

  一、大时代:快速崛起的中国艺术品投资

  在欧美发达国家,艺术品投资与股票和房地产投资并列为三大主流投资品种。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在达到8000美元时,艺术品投资市场加速发展;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工业化基本完成,艺术品投资将迎来爆发。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人均GDP为7485美元,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7个省市已进入人均GDP“1万美元俱乐部”,2015年我国人均GDP超8200美元。

  伴随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中的份额也相应迅速上升,由2003年的1%上升至2014年的31%,超越传统艺术品交易大国英国、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2016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艺术品拍卖市场。

  人民艺投注意到:高净值客户群体的财富增值需求更加复合化,他们将更加偏爱拥有长期收益性和稳定性的投资品,而艺术品独特的投资属性也会因此受到他们的热情追捧。一方面,艺术品可以满足高净值客户群体分散风险的需求,另一方面稀有的艺术珍品也会提升他们的身份和品味。

  二、困境与机会:冬天里的春天

  近十年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规模波动上升, 2012年开始回落调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量于 2008 年至 2011 年期间出现爆发式增长,2011 年成交额达到最高点 975 亿人民币。而后在 2012 年,市场开始回落调整,进入低迷期,2015年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规模收缩至 300亿人民币。艺术品市场萧条既是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必然反映,也是其快速膨胀后的价值回归,更暴露出艺术品产业生态的脆弱性。

  当市场认为艺术品拍卖行业处于“寒冬期”时,人民艺投将注意力投向潜力巨大的艺术品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我们认为伴随着经济复苏和增量资金逐步扩大,大众艺术品需求被释放,艺术品行业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必将恢复增长,冬天并非只意味着萧瑟,这是生态重组的绝佳时机。

  三、进化论:变革与重组

  人民艺投认为当前艺术产业的问题如下:

  首先,当前的艺术产业产需渠道及其单一和薄弱,绝大多数艺术生产者位于产业底层,画廊承担着零售的主要职能,但消费客群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拍卖是大咖和大佬们的游戏,中产者都难以涉足。

  第二,艺术家和艺术品的价值发现、定价体系极不成熟,艺术品定价机制极为单一,仅由拍卖机构非连续的偶发开展,且公信力不足。

  第三,艺术品交易渠道的单一又造成艺术品流动性极弱,继而对其投资属性和金融属性极度削弱,难以购买,难以变现,艺术品的保值增值能力则难以体现。

  第四,艺术产业创新度不足,产业内循环弱,产业内涵不足,导致生态脆弱。

  尽管问题重重,但人民艺投相信,解决问题要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借助互联网来重构艺术产业生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秘钥,切入点应该是艺术品流通市场。

  人民艺投认为,如同中国经济问题的解码要从市场入手一样,艺术产业问题的解码同样要从市场机制入手,故而构建一个全局性流通市场是问题的核心。当市场流通性活跃后,各主体就得以释放,市场既是一个交易机构,又是一个定价机构和价值发现平台,各主体的活性能够被市场激发。

  人民艺投认为:艺术产品本质是一种精神性需求,因而要将艺术产业纳入到更大的视野,与更多的产业交叉融合,形成复合型生态体系,更多主体的进入势必更好涵养产业生态,生态内涵的丰富又反向培育了产业内各主体,做大做强了艺术产业。

  我们相信艺术产业将是下一个机会的风口,人民艺投将以重构者的姿态改造中国艺术产业。

责编/小薇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艺术品投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