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业资讯 > 教育

徽评:"互联网+教育","键对键"还要"心连心"

时间:2019-01-31 19:47    来源:安徽新闻网  

   1月29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APP、互联网群组、公众账号管理的通知》提出,不得在互联网群组中批评或表扬学生,不刷屏问候、点赞,不得发红包。

  教育站在“互联网+”的风口,起飞的不仅是教书育人,还飘荡着些许“雾霾”。包括中小学APP、互联网群组、公众账号等在内,一批网络直接教学、辅助教学与交流互动平台或载体诞生,它们代表着先进的“教育生产力”,是正常教学的增量与增值。但与此同时,一些不健康甚至“毁三观”的内容也潜伏其中。源于“互联网+”的开放特点,好的内容得到充分释放,不健康内容的危害也会“被放大”。

  立规矩,应秉承“包容审慎”管理原则。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文规范中小学APP、互联网群组、公众账号管理,是一种立规矩行为。很大程度上讲,是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规范管理为目标,是对“互联网+教育”平台载体的“除霾”与净化。“包容审慎”,所谓包容,就是容得下不同,眼界辽阔一些,视野宏观一点;所谓审慎,就是守得住底线,尊重新动能,了然新方位。对“互联网+教育”需有一定的包容性,但底线必须固守。

  守规矩,让“互联网+教育”行稳致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教学载体,还是互动平台,只有把规矩挺在前面,守好规矩,才不会“跑偏”,不会“脱轨”,确保其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守规矩除了靠自觉、自律外,更需要来自主管部门的检查督促,以及社会的监督等。不断地扬长避短、持续兴利除弊,才能让“互联网+教育”载体与平台“神清气爽”,充满教育正能量。

  教育,守正更利于创新。“互联网+”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创新载体,尤其是产生的互联网思维,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正如有关专家学者指出,互联网对教育从一个助手的角度转变为具有促成教育实现跨越的功能,并且有超越教育原有功能的可能性。必须提醒的是,教育有着很强的个性和鲜明特点,因此,传统的“面对面”与“手把手”不能撒手,应该与“键对键”相辅相成,更离不开师生间的“心连心”。(作者 王旭东)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教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