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商业 > 读书

图书推荐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时间:2016-12-28 22:50    来源:参考消息  

  

 

  谢利·卡根

  我们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死亡怎么会有坏处?坏在哪里?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死亡有坏处。(或者至少说,如果死亡真的是结束,那将会有坏处。)所以,我们要问的第一件事就是,死亡是否正如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真的有坏处?如果有,那么是什么让死亡有坏处的呢?

  当然,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假设(从现在起)我所阐述的形而上观点是正确的,即物理主义是正确的。肉体之死是我作为人而存在的终结,死亡是我的终结。但如果这是正确的,我死去这件事怎么会有坏处呢?毕竟,一旦我死了,我不再存在。既然我不再存在,我死了对我来说怎么会有坏处呢?

  当然,如果你认为你在死亡后依然能存活,那么很容易便能解释你为何担心死亡的坏处。比如,如果你相信灵魂,那么你有理由担心,当你死去后你的灵魂会发生什么。你要到天堂吗?你要去地狱吗?你可能会担心死后情况将变得怎样。这个问题非常有道理。然而,相反,人们都认为,正如我所假设的,死亡真的是结束,那么死亡其实对我来说就并没有什么坏处了。我死了,还有什么事情能对我有坏处?我们可以合理地说,如果我已经不存在了,死亡就不可能再对我有坏处。

  有时候,人们会这样来回应这种想法,说死亡对已经死去的人没有坏处,而是对活着的人有坏处。弗雷德的死对弗雷德没有坏处,但是对爱他且在他离开后不得不活着的人有坏处,换句话说,弗雷德的死对他的朋友和家人有坏处。当有人死去时,我们失去了继续与这个人交流的机会。我们不能再跟他们交谈,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看电影、看日落、开怀大笑;我们不能再分享我们的困难并得到他们的建议。当一个人死去时,一切都没有了。

  或许,这就是死亡的主要坏处,它不是对死者本身的作用。死亡对死者没有坏处,而是对生者来说有坏处。

  我不想贬低当某个我们在乎的人死去时,我们所经历的难过与痛苦。死亡夺去我们这些生者的朋友和爱人,这当然是死亡的一个主要和突出坏处。有一首诗强调了这个想法。这是来自德国诗人克洛卜施托克的著作,名为《分离》(Separation):

  当尸体运送经过我们时,

  你是那么严肃。

  你害怕死亡吗?“哦,不害怕!”

  那你在害怕什么?“害怕垂死。”

  我一点都不害怕。“那你无所畏惧吗?”

  唉,我心存畏惧……“畏惧什么?”

  离开我的朋友。

  不仅仅是我的离开,还有他们的离开。

  所以当尸体

  经过我们时,

  我才变得严肃,

  更胜于你,深入灵魂。

  根据克洛卜施托克所说,似乎死亡最主要的坏处就是失去朋友。当他们死去时,你失去了他们。我已说过,我不想以任何方式贬低此类主要坏处,但我并不认为它触及了死亡坏处的最核心部分。换句话说,我并不认为这就是死亡有坏处的最主要原因。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希望你们比较以下两个故事。

  死亡到朋友分离和朋友死去,有何不同

  第一个故事:你的朋友要登上一艘即将去探索遥远太阳系的宇宙飞船,他一去就是很多年。事实上,到宇宙飞船回来的时候,100年都已经过去了。(根据“相对论”,到那时你的朋友可能只增长了10岁,但你已经死了很久。)更糟的是,飞船起飞20分钟后,地球方面与这艘飞船之间的所有无线电联系都被切断了,要想有任何交流只能等到他们回来。因此,你所有跟你朋友未来交流的可能性都被永远切断了。这很可怕。你失去了你最亲近的朋友,不再能跟他说话,得到他的见解和建议,告诉他你生活中的事情或得知他的事情。这和克洛卜施托克说的那种分离是一样的。这很可怕,也很悲伤。这就是第一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飞船起飞,不幸的是,25分钟后,它在一次可怕的事故中爆炸,飞船中的所有人当场死去,包括你的朋友。

  我认为第二个故事更糟,其中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但什么才是最糟的?不可能是分离。显然,第二个故事中也有分离,你将来不能再跟你的朋友交流,他也不能和你交流,但这种结果和第一个故事是一样的。如果说,第二个故事有更糟的地方——我想很明显,这里确实有更糟的地方——那么它不会是分离本身,而是你的朋友已经死去这一事实。不可否认,这事实本身对你来说非常糟,因为你在乎你的朋友。但他的死让你如此伤心的原因是,他死去对他有坏处。这里的坏处不仅仅是分离,因为在第一个故事中我们已经经历过这种情况了:你无法和他交流,他也无法和你交流。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死亡最主要的坏处,在我看来,不能关注分离的坏处和对于生者的坏处。我们必须去考虑,死亡确实会对死者本身造成坏处。这才是死亡的主要坏处,也是我将要集中讨论的方面。但上述讨论只为我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并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死亡对死去的人有坏处,这怎么会是真的呢?我的死亡或我即将死去这个事实,到底是什么使其对我有坏处的呢?

  死亡到底带给我们了什么坏处?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要弄清楚我们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不是在问这个死亡过程是否有或怎么会有坏处。我可以假设,死亡的过程将非常痛苦,这一点人们毫无争议,也不觉费解。比如,假设有一天我被孟加拉虎撕成碎片,那么这个死亡的过程就很可怕了,这将是无比痛苦的。因此,认为死亡过程可能给我带来的潜在坏处就是合情合理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承认,这个过程不一定是特别痛苦或者对我有坏处的。毕竟,我可能在睡梦中死去,在这种情况下,死亡过程本身并没有不好的。无论如何,我假设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尽管我们都曾担心死亡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在面对“终有一死”这个事实时,这不是我们关心的主要问题。

  当然,同样地,我们中许多人发现死亡的前景令人不快。也就是说,对我来说,死亡的坏处之一就是,当我预想到我会死去时,就有了一些不愉快的想法。但同样地,这也不是死亡的主要坏处。只有死亡本身对我有坏处,我对死亡的展望或痛苦或不快才站得住脚。我会因想到我将死去而产生恐惧、焦虑、担心、后悔、痛苦或其他可能的情绪,正是因为逻辑上我们已接受了一个先在的念头:死亡本身对我有坏处。否则的话,我就不可能有恐惧、焦虑、担心、后悔、痛苦或其他诸如此类的情绪。

  假如我对你说:“明天将有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它奇妙无穷,绝对难以置信,绝对美妙。”你回答说:“好吧,我相信你,但我得告诉你,一想到这事,我就感到恐惧和不祥。”这根本就不合理。只有在你预想事情本身不好的情况下,你被恐惧或不祥等情绪笼罩才合乎情理。比如,如果你认为去看牙医是很痛苦和不愉快的经历,那你害怕就是合乎情理的;但如果看牙医本身并非令人不愉快,那你想到此事而感到害怕就说不通了。

  因此,如果我们要考虑死亡的主要坏处,在我看来,我们必须专注于自己的死亡状态。我的死亡状态对我来说有什么坏处?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时,答案看起来是简单明了的。当我死了,我就不复存在。(记住,撇开“我作为一具尸体而暂且存在”这种令事实变得复杂的情况,为了简单起见,假设我在一场爆炸中死去,我的肉体一时间被摧毁了。)我们现在不就得出了死亡有什么坏处的答案了吗?当我死了,我就不再存在,这不就直接解释了为什么死亡有坏处了吗?

  事实上,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我确实认为,“我不复存在”这一事实,为弄清楚“死亡有何坏处”以及“为何有坏处”提供了关键线索。但我认为,这种论述还不是很明确。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要讲清楚“不存在”对我到底有多不好,还是需要花些功夫。而且即使弄清楚了,我们还会留有一些难解的疑惑。

  可以肯定的是,一开始这个基本的想法似乎非常简单明了。当我死了,我就不再存在。不存在对我来说很坏,这一点难道还不清楚吗?很快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答案似乎并不令人满意。不存在怎么会对我有坏处呢?毕竟,不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你不存在!当你不存在时,怎么会有东西对你来说有坏处呢?如果有东西对你来说是有坏处的,这不是暗含某种逻辑条件,即你必须置身其中,承受这种坏处吗?比如,头痛对你有坏处。当然,在头痛中你是存在的。头痛不会对那些不存在的人有坏处,他们不能体验、身受或承受头痛。当你不存在时,怎么会有什么事对你有坏处?特别是你都不存在了,不存在对你来说又有什么坏处呢?

  所以,就像我所说的,诉诸不存在来解释死亡的坏处,并不是那么简单、自然的,它转移了我们对问题的关注。如果我说,死亡对我来说是坏事,因为当我死了,我就不复存在,那么我们仍然会发现自己困惑于:不存在怎么会对我有坏处?

  我想这个反驳意见的答案,能从区分某事对我有坏处的三种不同方式中得到。首先,从一种绝对的、稳固的、内在的意义上说,某样东西本身就对我有坏处。比如头痛和其他疼痛,好比说碰伤了脚趾,或者被刺伤、被折磨。痛苦的坏处是本质上的(intrinsically bad)。它本身就是不好的。由于它本身的原因,我们想要避免它。一般来说,那些对你有坏处的事情,它们的坏处是内在的,由于其本质而具有坏处。

  其次,许多事情的坏处是结果上的(instrumentally bad):某样事情本身也许并不坏,但坏在其会引起或导致坏的结果。特别是,这类事情可能会导致一些其本质上为坏的事情。比如,失去你的工作本质上并不坏——它本身并不坏也不包含坏,但其结果是坏事,因为这会导致贫穷和债务,并由此导致痛苦、磨难和其他本质上的坏处。

  对你来说,有些事物还有另一种坏处,这第三种方式很容易被忽视:有些事情的坏处是相对的(comparatively)。某些事物不好可能是因为你在接触这个事物时,就无法接触其他更好的事物。这是由经济学家所说的“机会成本”带来的坏处,而不是因为它本质上是坏的,或其结果是坏的:它是坏的只因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你放弃了更好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在家里看某个电视游戏节目。我因收看这个节目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这对我来说怎么会有坏处呢?按照第一种坏的概念,即本质上是坏的,那么这件事并不坏,它是一个打发半小时时间的愉快方式。我们可以想象,按第二种方式来说,这件事的结果也不坏。(假设看半个小时的电视不会导致任何对我有坏处的事。)但是,尽管如此,按第三种方式来说,这件事可能是有坏处的。比如,除了待在家里看半个小时电视外,我可以去参加一个很棒的派对。那么,我们就会说,我宅在家里看电视这件事,从比较的意义上来说是坏的。这并不是说它本身是个打发时间的不愉快方式,也不是说它会导致不愉快的事情,而是说(如果我记得的话)我可能还有更好的方式打发时间。因为我放弃了“更好”的好事,于是相对来说,我待在家里看电视就成了坏事。我缺失了更好的选择。缺失本质上并不是坏的,其结果也并不一定是坏事,但在第三种意义下,从比较的角度来说,它仍是某种坏事。缺失了好事,从比较的角度来说,对我就是坏的。

  同样地,假设我拿出两个信封,说:“选择一个。”你选择了第一个并打开说:“嘿,看,有10美元!这不是好事吗?”当然,有10美元是好事。诚然,这不是本质上的好(其本身并不值得拥有),但它的结果是好的(例如,它可以帮助你买到冰激凌,让你感到愉快)。然而,这种好是基于你不知道另一个信封里有1000美元!然后,我们就说:“看,选第一个信封对你来说是不好的。”从什么意义上来说是不好的?就是从比较的意义上。如果你选了第二个信封,你会得到更多的钱。你本来有更大的好处,或更多的好处。

  现在,我希望你们都能明白,在第一个意义上,不存在不会对我有坏处。不存在本身并不是坏的,我们不需要因为其本身的原因而回避它。当然,如果不存在是痛苦的,那它是坏的,就能说得通。但当你不存在时,你没有痛苦的感觉。不存在其本身没有任何东西让我们唯恐避之不及。同样地,不存在从第二个意义上对我来说也并不是坏的。比如,它没有让我感到痛苦,也没有引起其他本质上的坏事。因此,不存在不能导致坏的。但是尽管如此,从比较的意义上来说,不存在对我来说还是坏的,因为这里涉及了缺失。当我不存在时,我便缺失了东西。

  我缺失了什么?当然,我缺失的是生命,具体来说,是生命可以给予我的美好事物。不存在就坏在牵涉到机会成本的问题。众所周知,W.C.菲尔茨在他的墓碑上写道:“我宁愿待在费城。”处于死亡状态的坏处是,你再也不能体验和享受生活带给你的各种美好事物。

  所以,不存在确实指向了理解有关死亡坏处的关键。为什么死亡有坏处?因为当我死了,我不复存在。如果我们问,不存在怎么会有坏处?答案是,因为我缺失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当我不存在时,我得不到这些我还活着时本可以得到的东西。死亡有坏处,因为它剥夺了我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事物。

  这是如今被称为关于死亡的害处和坏处的剥夺解释理论,因为这种解释认为,死亡的主要坏处在于剥夺了你生活中本应该得到的美好事物。在我看来,剥夺解释理论说得没错。诚然,我认为死亡还有一些方面,一些高于并超出剥夺解释理论所关注的其他方面,也可能导致其坏处,我们将在后面一章中进行讨论。不过,在我看来,剥夺解释理论正确地将我们指向死亡的主要坏处。当我死了,我就得不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我将被剥夺这些东西。这就是死亡有坏处的主要原因。

  文章来源:黑天鹅图书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耶鲁大学公开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