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热门关键词: 雷军乡村旅游留学生A股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业资讯 > 数码

三星 Galaxy A52 5G 体验:120Hz 高刷屏之外,还有什么?

时间:2021-03-24 22:07    来源:极客公园  

  在三星的手机产品线中,S 和 Note 系列分别为上下两个半年的常规旗舰代表,折叠屏划到了 Z 系列中,A 系列则主要面向中端市场。区别于其它几个系列,由于 A 系列的核心目标用户为年轻群体,其产品路径也相对更加个性化,三星往往会在 ID 设计以及机身配色方面做一些新的尝试。

  3 月 17 日晚间,三星面向全球市场发布了 Samsung Galaxy A 系列新品,其中包括 Galaxy A72、Galaxy A52 以及 Galaxy A52 5G 三款机型,不过可能是考虑到各地区之间 5G 网络部署进度存在差异,目前只有 Galaxy A52 5G 被带到了国内市场。

  120Hz Super AMOLED 直屏

  三星 Galaxy A52 5G 配备了一块 6.5 英寸 Super AMOLED 屏幕,分辨率为 2400×1080(FHD+ 级别),最高亮度 800nit,拥有 1000000∶1 对比度,表面覆盖有第五代康宁大猩猩玻璃,并且也通过了 SDC 防蓝光护眼认证,实际色彩表现以及画面细腻程度都不错。

  意料之中,全满屏方案同样是三星近几年主推的 Infinity-O,开孔位于屏幕顶部中央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开孔孔径控制非常理想,外围也做了一圈金属包边,在节后发布的这波新品中,视觉观感仅次于 Redmi K40 Pro,和此前拥有「最小屏幕开孔」的 vivo S5 比较接近。

  将开孔做到足够小,所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屏幕完整性要来得更好一些,不会出现明显的割裂感,不过更重要的地方还是使用层面上。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由于顶部开孔的存在,很多应用界面会因此受到「挤压」,将开孔做小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看上去会舒服很多。

  小孔之外,三星 Galaxy A52 5G 正面另外一个可说的点,就是直屏。大概从去年下半段开始,市面上越来越多新品不再迷恋于曲面屏,而是开始改用直屏。曲屏和直屏的优劣说了又说,大家也都听腻了,有一个趋势倒是值得关注,之后屏幕形态可能会成为旗舰和中端产品明显的外在区分点。

  也就是说,之后厂商们应该会将曲面屏更多用在自家的旗舰产品上,而中端产品则会以直屏作为主力。当然,无论曲屏还是直屏,高刷新率都是「回不去」的潮流,作为一款 2021 年上市的新品,三星 Galaxy A52 5G 也支持到了 120Hz 刷新率,同时提供 60Hz 选项。

  虽然官方将其定义为中端机型,不过还是保留了流行的屏幕指纹方案。实际用起来,解锁速度以及识别准确率都不错,属于目前主流水准。但对比采用最新高通超声波方案的三星 Galaxy S21 旗舰系列来看,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差距。

  多彩后盖,不错的握感

  三星 Galaxy A52 5G 一共有四种机身配色可选,分别为白色、黑色、蓝色和紫色,「学名」依次叫做奶油白、波波黑、氧气蓝、香芋紫,均为纯色设计。大概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季,这几个名字听起来都会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实际颜色效果也是如此。这次我们拿到的是氧气蓝版本,正面看上去它并非视觉效果强烈的天蓝色,而是十分干净的浅蓝色,既有年轻人所看重的个性,却又不会显得那么张扬,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用都挺不错,也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一个配色版本。

  由于拍摄角度问题,可能图片效果不那么明显,其实三星 Galaxy A52 5G 后盖为一体化设计,相机区域虽有棱角,但摸上去是顺滑的,没有任何断点存在。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最大化保证背部整体性,另外相同的材质用料,也意味着不存在色彩偏差问题。

  最近一次采用一体化设计的机型,是前段时间发布的 OPPO Find X3 系列,不过定位不同,两款产品的选材用料以及工艺处理方式也存在一定区别。三星 Galaxy A52 5G 用的是金属中框+塑料后盖组合,同时兼顾了机身坚固性以及轻量化两方面需求。

  材质之外,中框和后盖处理工艺也有不同,前者为亮面,后者则是哑光处理。这种搭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机身整体质感,另外不需要担心后盖容易出现沾指纹问题。当然,由于材质和工艺处理方式都有差异,两部分之间的颜色效果很难做到足够一致。

  握感方面,三星 Galaxy A52 5G 的机身长度为 159.9 毫米,宽度为 75.1 毫米,厚度为 8.4 毫米,重量控制在了 189 克,在近来上市的手机新品中,属于相对较轻的一个。另外考虑到机身重量分布因素,虽然它和 iPhone 12 Pro 纸面数据相当,但实际握起来明显感觉更轻便一些。

  后置四摄,6400 万像素主摄

  三星 Galaxy A52 5G 前置摄像头为 3200 万像素,F2.2 光圈,照片模式下提供标准和广角两种拍摄方式。功能应用上,已经在很多三星手机上出现过的 AI 一键多拍当然没有落下,并且这次三星为它带来了自定义图片滤镜功能,在相册中选择一张喜欢的图片之后,手机会自动生成类似的滤镜样式,相当于拥有提供无限多滤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相机可玩性。

  后置相机采用了主摄+超广角镜头+景深镜头+微距镜头的四摄设计,其中主摄为 6400 万像素,F1.8 光圈,支持 OIS 光学防抖;超广角镜头为 1200 万像素,F2.2 光圈,视场角达到了 123°;景深镜头为 500 万像素,F2.4 光圈;微距镜头同样为 500 万像素,F2.4 光圈。

  以下为实拍样张,未经任何后期处理:

  标准模式

  超广角

  标准模式

  2 倍变焦

  人像模式

  微距模式

  这几天网上对于手机长焦和超广角镜头如何选择的讨论比较多,其实这个争论之所以出现的背后,更多还是厂商们对于手机影像的认知,重新回归到了理性。回顾近来一段时间上市的新品可以发现,无论中端还是高端旗舰,大家很少再强调长焦能力,而是将目光放到了超广角拍摄上。

  作为普遍消费者,我们对于旗舰的要求,通常是「可能不用,但必须有」,但换个角度来看,想要让手机各方面都保持平衡,的确需要做出一些取舍,想要足够轻薄还必须拥有极佳长焦能力,至少目前来看很难做到。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主摄+超广角这套组合可能更有用一些。

  回到三星 Galaxy A52 5G 上,带 OIS 光学防抖的 6400 万像素主摄,足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正常拍摄需求。另外,它的超广角镜头取景范围非常广,畸变控制也不错,很适合用来拍大场景。其它两颗镜头使用频率或许没那么高,但也并非「凑数」,能对人像以及微距拍摄效果带来实实在在提升。

  骁龙 750G+4500mAh 大电池

  核心硬件配置方面,三星 Galaxy A52 5G 用的是去年九月份高通发布的骁龙 750G 5G SoC,提供 8GB+128GB 和 8GB+256GB 两种存储组合可选。另外,如果你更大的机身存储空间,后期也可以利用 microSD 卡的方式来进行扩展(最高 1TB)。

  对于骁龙 750G 这颗芯片,之前我们在 Redmi Note9 Pro 的评测文章中做过较少,考虑到时间间隔比较长,这里再来简单回顾下。它采用了三星 8nm LPU 工艺,CPU 为「2+6」设计,包括 2 颗 2.2GHz 的 A77 大核和 6 颗 1.8GHz A55 效率核心,GPU 为 Adreno 619。

  按照惯例我们选择了安兔兔和鲁大师两款软件做了跑分测试。实测,三星 Galaxy A52 5G 安兔兔成绩为 334455 分,鲁大师为 473056 分,和此前我们在 Redmi Note9 Pro 上跑出来的数据基本相当。高清画质+高帧率模式条件下流畅运行和平精英没啥问题,但画面延迟感多少是存在的。

  续航相关,它的电池容量为 4500mAh,支持 25W 快充,不过作为中端机型,无线充电就没办法奢求了。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想要体验到足够快的充电速度,后期需要单独购买 25W 快充头。发稿前我们到官方商城看了下,三星 25W 充电器原价 219 元,现在正在搞活动,优惠下来为 149 元。

  另外,三星为这款产品保留了「极为先进的」3.5 毫米耳机接口,对于更喜欢使用有线耳机玩游戏的用户来说,还是很有用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现在已经不多见的 FM 收音机功能,由于是由蜻蜓 FM 提供支持,无需借助有线耳机,便能直接收听广播节目。

  起售价不到 3000 元的三星手机

  年初三星 Galaxy S21 系列发布时,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今年 S 系列的价格策略做了一些调整,起售价相对之前稍稍有所降低,这种趋势在三星 Galaxy A52 5G 上也有着很好体现,硬件配置较上代全面提升的同时,起售价还是压到了 2999 元(8GB+128GB 版本)。

  120Hz Super AMOLED 高刷屏、4500mAh 大电池、立体声双扬声器、多功能 NFC……作为中端定位的手机产品,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点,三星 Galaxy A52 5G 基本都没有落下,足够满足大多数人的正常使用需求。当然,如果单拼纸面参数规格的话,可能它还是很难打得过很多同价位国产手机,但如果放到三星的产品体系下,综合整体配置和定价等多方面因素来看,还是挺「划算」的。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三星, Galaxy, A52, 5G,手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