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头条下

国债期货机构争夺战攻坚 八成期指客户欲试水

时间:2013-10-11 08:55    来源:商务财经网  

原标题:国债期货机构争夺战攻坚 八成期指客户欲试水 银行保险岿然不动

商务财经网讯:随着9月6日的临近,2个月来始终忙碌在机构路演第一线的期货公司,一方面在为国债期货的上市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另外一方面仍在持续对这些大鳄的争夺。

80%老客户感兴趣

据记者多方了解,当前各家期货公司正在进行两手准备,一边吸引原有股指期货客户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一边继续对银行保险进行“攻坚”。

“我们对国债期货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由于我们在股指期货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国债期货领域再应用起来并不困难。投资者对国债期货的参与热情很高。”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向记者表示。

另悉,根据海通期货对客户的调查,高达80%的原股指期货客户对国债期货跃跃欲试。

为了吸引新客户,中国国际期货适时地推出了“国债期货直通车”活动,承诺提供最先进的套利程序和最可靠的风控保障,并进一步丰富了其资管产品线,在业内率先推出了基于国债期货套利的一对一资管项目。

而对于银行等大机构的争夺,期货公司正在磨砺自己的比较优势。

虽然当前业界普遍预计银行将采用结算会员身份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但采用客户模式亦有一定的好处。

“首先在法律上没有障碍,不需要修改既有的政策法规和业务规则,这样银行保险参与进来会更快。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在多家期货公司开户,头寸不易暴露,相关结算、风控等业务风险和技术准备均由期货公司承担,机构不需要额外增加专门的部门和后台业务人员,相关交易费用支出较小。”业内人士表示,“而借助客户与期货公司、交易所之间的分级交易、分级结算制度,隔离客户交易风险对交易所和整个市场的冲击,对监管层可能也是有吸引力的。”

“我们研究团队将服务重点放置在风控方面,虽然银行和保险这些机构以风控能力见长,但其对期货的风控并不一定比期货公司更加专业。”前述研究负责人表示。

另据记者了解,南华期货、中国国际期货亦在研发针对国债期货套利的系统,包括跨期套利、蝶式套利这些在股指期货上应用并不广泛的交易模式等。

“以往免费服务于普通投资者的研究人员,借助国债期货的机遇,也有了服务于大资金、大机构的可能,有望改善期货公司研究部门的窘境。”沪上某期货公司老总表示。

银行不动如山

另一方面,虽然距离国债期货正式上市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但银行、保险机构的相关交易指引仍然迟迟没有公布,这无疑令期货公司对机构的争夺陷入了一场苦战。

光大期货总经理田亚林告诉记者,“券商和基金客户仍然以此前的股指期货老客户为主,银行和保险参与方式还不明确,我们仍然在积极接洽。”

另外一位国泰君安期货内部人士表示,与银行相关部门的联系并不顺畅,往往需要通过机构部进行反复沟通。

对于银行和保险这种超大型机构,参与国债期货这种品种的交易涉及大量跨部门沟通,光是审批流程恐怕就要长达数个月的时间。一位建设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他了解到相关人员已经在筹备相关工作,但考虑到行业层面的交易指引仍然没有出台,公司内部流程恐怕要更晚才能走上正轨。

另外一方面,对于国债期货这种复杂交易品种,依赖于量化交易,大资金的进入会更为谨慎。交易模型的有效性需要根据大量的实际市场数据进行检验并修正,比如关键期限央票到期的市场波动、每个季度末市场数据的变化、特殊事件对数据的影响等等,最终才能放心大胆地投入真金白银。而这个周期业界预计至少要一年左右。

虽然券商、基金持债绝对规模与银行保险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但其对国债期货交易的意愿却要更加强烈。

“七月份以来,我们马不停蹄地在上海和广东路演,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前述负责人表示,“虽然银行和保险机构跑了不少家,开的主题论坛也不少,但是真正对我们的策略感兴趣的,还是券商自营、基金专户为主,他们更希望早点参与到股指期货中来。”
责编/张小强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国债,期货,机构,战争,理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