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音乐

最美“男观音”吴汝俊 倾世才情惊寰宇

时间:2016-12-29 22:14    来源:360娱乐  

 

“千百年后,鉴真传人再次东渡。他艺惊朝野,弦动扶桑。昔时江南学子,今日东瀛名家,漫空杜鹃花,不因隔海怨天涯,二十年文化苦旅,民间使者,情和四方。”这是“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给获奖人吴汝俊先生的颁奖词。他生于1963年,至今年龄大家可以算一下,然而,看看这些美轮美奂的京剧旦角扮相,听一听他那清脆甜美的唱腔,再来欣赏一段他气动山河的京胡演奏,就算从未相识的人,也很容易瞬间路人转粉,秒赞惊为天人。

《爱心观音》选段

吴汝俊 京胡演奏《祖国恋》

吴汝俊4岁开始学习京剧;21岁以第一名的成绩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中国京剧院,旋即创立京胡轻音乐演奏法,京胡交响曲合奏,凭一把京胡令人艳惊四座,首开传统京剧适应新时代成功转变的先河;他漂洋过海,原创金碟100多首曲目,让新京剧轻音乐真正成为国际时尚乐坛的经典;他传播中国文化,讲学对比世界艺术,从文化层面让中国京剧艺术走出国门并真正深入人心。

因偶然唱出旦角甜脆的假声,他潜心钻研成为国宝级男旦,他刻画的杨贵妃、貂蝉、王昭君、西施等中国古典美女令人遐思神迷;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新京剧《贵妃东渡》在日本各地公演,二十七场场场爆满;他用新京剧演绎的《则天大帝》从14岁武媚娘演到83岁女神皇,跨越花旦、青衣、小生、老生、老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传统艺术形式广受流行文化冲击的现世冷遇,他始终以一颗炙热的心,不懈努力,做各种尝试和探索,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爱情,戏剧与生活,水乳交融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不断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让世人沐浴在爱与温暖的阳光中,一次次践行着一个时代艺术家所肩负的责任与情怀。

得天独厚    博采众长 的 少年时代

吴汝俊的名字是爷爷给起的,“汝” 当 “你” 讲,“俊” 的意思是 “俊美”。爷爷希望:吴汝俊长大了以后人也要长得俊美,做人做事也要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吴汝俊的父亲是著名的作曲家、京胡演奏家吴乐常,母亲是著名的京剧老生演员吴凤楼,二人都曾有过红极一时的经典代表作,如《老电工》《淮南王刘安》等,1963年8月,吴汝俊出生于金陵古都南京,旋即跟随在京剧院工作的父母到了安徽。吴汝俊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文化艺术气氛极其浓郁的环境中度过的。3、4岁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年纪,他就已经知道学着大人的样子,自己手摇留声机,每每京剧大师们优美深邃的声音那个神秘的盒子里流淌出来,他就也开始咿咿呀呀地学唱起来。

儿时的吴汝俊,最欢快的记忆莫过于参加少林寺训练班的那些快乐时光,那是上海精武馆霍元甲的再传弟子到安徽办的体校,猴拳、螳螂拳、长拳等武艺不仅令“少林精神”在少年吴汝俊的心里扎下了根,也为他将来从事京剧艺术演绎、事业之树长青打下了坚实稳固的身体素质基础。

然而,4岁时一次意外脚腕扭伤,令吴汝俊不得不放弃少林寺的学习,但也恰是这个契机,让他得以适时开启了跟随父母正式开始学习京剧的宝贵人生历程。

9岁时的一天,父亲的朋友来家中做客,他看吴汝俊学戏有模有样,就不禁说道:“老吴啊,你看小弟(吴汝俊儿时的小名儿)学戏学得真不错啊,这孩子是个好苗子,你怎么不把你那一手好胡琴儿也教给他呢?”就这样,吴汝俊就又开始跟随父亲学京胡了。

吴汝俊说:“京胡,作为器乐的一种,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实在是太难了,叽呱叽呱,像拉钢丝绳儿一样。它跟钢琴还不一样,钢琴最起码你按下一个键就出来一个音,音准不会差太多,但京胡就不同了,你的手法不一样,按弦的轻重不一样,音准也完全不一样。那时候,每天都要练两个三十分钟,我还记得那个最开始的阶段,每次练琴都看着表,看还有5秒,心里就特别高兴,想着马上就可以不拉了,就可以出去了。这样的练习恪守了两、三年的时间。”

“父母对我们不管上学还是练琴、学戏,都是很严格的,但他们的严格不是厉害,而是启发性的,记得那时父母就会让我听很多戏,安徽有很多戏,如:黄梅戏、安徽梆子、柳琴戏等等,耳濡目染、博取众长。那时候,我虽然还小,但父母亲已然在用非常严谨的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在教授给我,所以,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扎实的基础知识,还有宝贵的专业素养。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父母亲曾告诉我,无论是京剧表演还是京胡演奏,刻画人物要先进入情景,音乐要掌握音乐性,就像在给观众讲故事一样。这让我一生都受益无穷。”

出类拔萃    一鸣惊人 的 青年时代

在安徽京剧院工作了两、三年后,吴汝俊赶上了文革后恢复第一届高考,进入刚刚改为六年大学院制的中国戏曲学院。怀揣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加上儿时良好的专业根基,及父母亲授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在中国戏曲学院的6年间,吴汝俊以包括专业课、副科、文化课、体育课在内所有科目全优的成绩拿到了毕业证。这在中国戏曲学院建校至今的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

但这样好成绩背后的艰辛却也只有吴汝俊自己知道,平时几乎每天都苦练7、8个小时基本功不说,四年级时一次十二指肠大出血的夺命大病让他九死一生,但即使在病床上他仍然咬着牙还坚持学习不想掉队,最终还是13门课全优的成绩分配到了中国京剧院,也就是现在的国家京剧院。才21岁的吴汝俊就开始与当时风靡一时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李光、刘长瑜、王晶华老师等一起合作。

吴汝俊说:“如果没有在中国戏曲学院的学习经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我那么广阔的眼界。”而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少年来说,17岁在中国戏曲学院元旦演出的那次经历,更是让他永生难忘。

那时的吴汝俊,变声期后假声变得特别漂亮。坚持不懈的认真练习,也让他逐渐掌握了门道儿,有同学发不好声,他就会一边给人家示范一边跟人家分享说:“你就这样,就像声音中有水,像身处钟乳石洞中一样发音。”在学院元旦联欢会上,他作为男旦演出《春秋配》声语一出艳惊四座。当时的副院长张君秋,也是中国京剧张派的创始人,亲自上台跟他握手祝贺他演出成功。张君秋先生跟其他在场的老师说:“这个男生演的旦角太难得了!声音甜、脆、亮、柔,而且他表现得很沉稳、很松弛,很有特点!这要是在30年前,他就是小梅兰芳了!”张君秋先生一席话,对吴汝俊这位年轻艺术家的成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性作用。

情暖四海   艺惊寰宇 的 精英时代

吴汝俊的父亲曾对他说:艺术是可以超越语言、无国境的沟通方式。谁也没想到,长大之后的吴汝俊,真的成了中国新京剧代表艺术家跨国界沟通的文化使者。

但凡做大事者,必定要经历一番艰险。吴汝俊的艺术生涯也不例外。

刚毕业时,吴汝俊遭遇了一场中国历史上改革开放带来的外来流行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巨大市场冲击。吴汝俊回忆说,最惨淡的时候,台上表演的人比台下的观众多。对一位年轻艺术家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表演作品没人愿意看更痛苦的了。那时的吴汝俊也曾不解:难道自己经历过那么痛苦的、每天7、8个小时、几年如一日的学院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这么不受欢迎吗?

不少同行知难而退,纷纷转行;但吴汝俊没有动摇。

那时他想得最多的是:“观众到底要什么想看什么?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才是对他们生活有益的精神养分补充……” 在流行文化的大浪拍打之下,他逐渐理清了思路:这是一个历史转折期,中国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民乐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有发展、有创新、有改革!胸膛里那颗滚烫的艺术之心还在不停地跳动,血管里那奔腾着的年轻人特有的血气让他决心:不怨天尤人,以热暖冷,从自身做起!

流行音乐的备受推崇让吴汝俊想到了流行与古典的结合,他开创性地将京胡与国外电声器乐结合,不断尝试探索,将广受年轻人欢迎的伦巴、迪斯科、探戈等曲调加入京胡中,将传统曲牌重新编排,甚至把小夜曲也放进去。这种探索与创作的成功反应到市场上就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大街小巷的歌舞厅里、大中小型的各种演出中都开始有了吴汝俊创新的京胡轻音乐。从84年开始研究创作,85年作品出笼,接下来陆续有5年间,吴汝俊和他创新的京胡轻音乐广泛得到了很多专家、媒体的支持,拯救和复兴中国传统艺术成为很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吴汝俊在国内年轻艺术家中也因此拨得头筹。

京胡轻音乐《虞姬泪》成为吴汝俊经典代表作,1989年,他受邀到了海外,又陆续做了100多张金碟。到海外讲学之初,吴汝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他发现很多外国人给中国京剧的掌声都只是礼节性的,中国的艺术文化太深了,不是外国人一时半会就能够真正理解的。那时的他,心里经常想:要是那些掌声能够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该有多好啊!于是,他又对自己说:要从自身做起,要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喜欢上中国艺术,喜欢上中国人!

于是,他开始一边搞创作,一边进行学术交流与讲座,他的课题重点是《中国戏曲与世界文艺的对比》。吴汝俊说:“歌剧、音乐剧、话剧、日本歌舞伎,中国的戏曲有生旦净末丑,各种器乐,弦乐、弹拨乐、打击乐,我研究京剧与世界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也将我的研究成果讲给外国人听。”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的讲学就有了成效。他的新京胡轻音乐主题都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大爱与和平,又采用了流行音乐的节奏型,配器乐也很酷,越来越成为外国人喜爱的特色音乐,他的创作的金蝶《梦乡》、《幸福鸟》、《祈祷》、《春风》等都上了日本当时流行音乐的排行榜,还是数一数二的位置,并且风靡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这对于一位独闯海外的艺术家来说还是很厉害的。

独领风骚   锐意创行 新京剧

纵观古今中外,但凡真正在一个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一定是勇于锐意进取,又有能力睿智创新的人。生不逢时,80年代外来流行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和戏曲艺术的冲击,没能令吴汝俊退缩,反而激发了他向冷遇挑战的勇气,他自创新京胡轻音乐后,又一气呵成,在艺术界率先掀起了原创新京剧的热潮。

梅派、张派、王派、程派……吴汝俊广泛学习与吸取京剧各大流派所长,又将传统京剧中巧妙加入了昆曲、西洋乐等多种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 “ 吴氏青衣 ” 唱法,他在扎实的传统唱腔与叙事方法基础上,借鉴国际流行文化元素,并辅以令人目眩神迷的现代化声光电画舞台效果,创新推出别具风韵、老少咸宜的 “ 新京剧 ”,并凭借《贵妃东渡》《武则天》《四美图》《天鹅湖》《则天大帝》《七夕情缘》《新红云港》《宋氏三姐妹》《孟母三迁》《孔圣母》《爱心观音》等十多部大型原创剧目,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舞台上独领风骚。

“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给获奖人吴汝俊先生的颁奖词说道:“千百年后,鉴真传人再次东渡。他艺惊朝野,弦动扶桑。昔时江南学子,今日东瀛名家,漫空杜鹃花,不因隔海怨天涯,二十年文化苦旅,民间使者,情和四方。”  推介词说:“从京胡到男旦,从东瀛到世界,琴音浩荡,水袖清扬,弘扬文化,广交友朋,这是一个真正属于世界的艺术家,弓胡京剧传天下,大爱牵情济世心。” 前文化部部长、中宣部副部长刘忠德亲自提笔,赠予对推动中国京剧文化艺术新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吴汝俊,书匾中写道:

人间佳丽

天上琴歌

梨园奇才

吴氏青衣

时至今日,我们在网络上搜索 “ 新京剧 ”,很多新闻链接仍旧都跟吴汝俊这个名字有关。可见,吴汝俊在中国新京剧发展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领袖地位与重要作用。

而作为 “ 亚洲第一男旦 ”,谈到这么多年来自己塑造的京剧人物,吴汝俊说他自己最喜欢的还是武则天。从14岁的武媚娘演到83岁的女神皇,从宫女演到招人、贵人、皇后、女皇,对人物的深度理解,细腻的情感表达,跨越花旦、青衣、小生、老生、老旦等不同旦行卓越的驾驭能力,看过吴汝俊《则天大帝》的人都会对他的演绎心悦诚服。

吴汝俊演绎的《则天大帝》

吴汝俊演绎的《七夕情缘》

吴汝俊演绎的《宋氏三姐妹》

吴汝俊演绎的《孟母三迁》

吴汝俊演绎的《孔圣母》

《爱心观音》   真善美 的 视听天籁

由南京市京剧团与吴汝俊工作室联袂合作打造的大型原创神话新京剧《爱心观音》将于2017年1月22日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开演,2月18、19日两天在北京长安大剧院上演。

美轮美奂的传统中国水墨花鸟、工笔书法,与精美逼真的中西洋油画、雕塑等元素在背景中被巧妙地添加进来,令人目不暇接的新型舞台光电、新式景观道具,堪称完美的灯光音响效果的铺陈烘托,使得新京剧《爱心观音》不光是念唱作打功夫的欣赏,也是一场声光舞美的盛宴;感人至深的剧情,则令《爱心观音》成为给现代都市生活中浮躁心灵的一次难得的洗涤;而吴汝俊老师在剧中雅致端庄的扮相、婉转清丽,又富于丰富层次、变化的唱腔,对人物精准的情感刻画,都让《爱心观音》充满看点。

吴汝俊说:“传统京剧以曲牌和皮黄之交替表达内容,在新京剧《爱心观音》中,我们加入了主题音乐和人物音乐的理念,根据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首先创作出符合人物的主题音乐,以音乐表达故事。再把代表每个角色的音乐旋律贯穿于唱腔之中,唱腔中融合西皮、二黄、反西皮、反二黄的曲牌编配,但都不脱离主题音乐的旋律范畴。”

如果说《则天大帝》是吴汝俊艺术生涯中的一朵精致的艺术之花,那么,由星云大师作词、南京市京剧团与吴汝俊工作室联袂打造的大型原创神话新京剧《爱心观音》就是吴汝俊个人艺术生涯与中国新京剧历史上的一个全新的制高点。一颦一笑、唱念做打,作为男旦,这需要吴汝俊本身具有多么丰富的阅历和艺术积淀,花费多少年的学习和积累,需要天赋与领悟力在艺术之酒中有着怎样的历炼发酵,才升华出这样的本事和才能来驾驭啊,只能说这是我们这一代能亲临赏鉴这场贺岁大戏的观众们的幸运了。

主编 | 作家 | 编剧 | 文艺评论家: 刘海兰  Liu Hai Lan

以一颗炙热的心,面对现世冷遇,从自身做起,发挥才情与智慧,体现自己在大时代洪流冲击中的独特价值。这样的情怀,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普适性。

身在南京和北京,想亲临《爱心观音》现场一睹吴汝俊老师精彩演出的朋友,可积极用行动体现支持,我们有珍贵的抽奖赠票名额。我将用一如既往的不断努力,感恩一贯支持我、愿意在人生路上一起 “ 品味美好时光 ” 的你。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吴汝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