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书画

当代艺术与古代文物谁该卖得贵

时间:2015-06-04 08:13    来源:新浪收藏  

  来源/《中国航班》 文/季涛  

    一般而言,古代书画、古董都是越古老价格越高,这主要是因为文物的历史价值越古老越有研究意义,也因为越老的东西保留到今天越难的缘故,越老越稀缺,当然就越值钱了!  

    但是,如果看一下如今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就会发现,拍卖场上常常出现当代的艺术品卖得比古代文物要贵的情况。现当代中国书画中,有一些作品已经跨过了亿元大关;油画当代艺术中,也有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上了千万元,个别的也过了亿,例如,2013年10月5日,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当代艺术家曾梵志的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派出了1.8亿港元的天价。  

    2009年以来,内地拍卖市场总共34件过亿元的拍卖品中,有23件是清朝及以前的古代艺术品,其余11件为现当代艺术品。为什么有时古代文物卖不过现当代艺术品?我想原因会有这样几点:  

    首先,现当代艺术品离当代人比较近,对于那些没有太多时间对艺术史和艺术鉴定进行学习研究的人来说,现当代艺术品的风格和特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当代艺术家更容易获得高知名度;  

    其次,由于艺术家常常还在世,对其作品真伪进行鉴定要容易很多;  

    第三,由于现当代作品数量大,便于进行囤积炒作。  

    尤其在内地文物艺术品收藏市场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当代艺术品出现高价位自然更容易成为必然!  

    实际上,即便是在相对成熟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今贵过古”的情况也是一直存在着的。英国著名记者戈弗雷·巴克对近200年来国际艺术品市场的描述和分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世纪中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大量手握财富的工业资本家。他们与原来社会上旧贵族的艺术欣赏眼光有着明显的不同。旧贵族们多喜欢那些能让他们沉湎于旧时辉煌的题材,喜欢早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喜欢肖像画;而资本家新富们则更为青睐当时英国本土艺术家的风景画作品。新富们艺术欣赏的目的之一似乎是为了与旧贵族们分庭抗礼。  

    同时,对于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工业城市中,每天要与煤炭、棉花、炼钢、铁路和造船打交道的人来说,新富们更喜欢英国当时最著名的风景画家透纳为代表创作的,容易理解的风景画和海景画作品。曼彻斯特、利兹和格拉斯哥等工业城市的天空如此频繁地笼罩在烟尘中,阳光自然也就价格不菲,描写蓝天、海滩的绘画作品自然受到欢迎。  

    那时的英国,市场上对波提切利、马萨乔、米开朗琪罗等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的作品不感兴趣,比如,16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作品《圣家族》在1846年只卖到66英镑,《石榴圣母》在1885年只值252英镑,都不如透纳作品当时的价格。只是到了1870年之后,波提切利的最高价格才超过1000英镑。透纳等当时英国画家的作品价格甚至高过米开朗琪罗、乔托、范·艾克等早期经典绘画也很为常见。  

    19世纪末,美国艺术品投资者和收藏者,开始喜欢上了法国当时的艺术品,实际上也是在寻求对于工业污染的逃避。1870年之后,田野与农场画最受美国人欢迎,那些老板新富们童年时曾经在田野和农场上劳作过,所以米勒的巴比松玉米,毕沙罗的印象主义式农夫,农舍小门和丰收的马车很受欢迎。而在20世纪初,美国人更加喜欢上了当时法国印象派的作品,这就逐步推高了印象派作品的价格。  

    二战之后,尤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失去了对欧洲艺术的敬畏,一种自豪的美国文化开始浮现出来,美国渐渐产生了新的艺术自信。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作品价位在五位数的美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突然跳到了六位数,几年间创下许多拍卖纪录。  

    1982年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创下了13位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拍卖纪录。当时世界经济正陷在通胀和石油危机的泥淖里,许多印象派的作品流拍,而这些当代艺术新创下的高价却十分引人注目。为什么只有当代艺术品的价格在涨,其他绘画领域却没有涨?  

    投资者也许会这样解释,在1980年和1983年间,人们选择把钱转投美国当代艺术品,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市场而言,当代艺术品价廉物美。他们相信,价格翻了两三倍是源于买家的竞争。当时的收藏家互相并不真的认识,他们没有串谋抬高价格,也没有炒作特定的艺术家。他们收购的是他们喜欢的作品。几群竞买人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抬高某位当代艺术家的价格,完全不用担心受到内幕交易的指控,很有可能确实没有内幕交易。如果想要让自己收藏的某位画家作品的价格飞涨,投资者之间无须彼此认识,他们只需要在纽约和伦敦的拍卖厅里相互竞拍就可以了。  到了1987年,拍卖厅里成为了一个白热化的市场,某些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最高价是1980年时的24倍。  

    从文化而不是经济角度出发去解释这一现象其实更为容易。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不仅要在全世界宣扬其生活方式——大房子、大泳池、大汽车,它也要宣扬其新的文化自豪感。  

    1980年,在100幅拍卖价格最高的画中,有95幅是印象派之前的作品;在接下来的两个十年里,这份排行榜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到了21世纪,在100幅拍卖价格最高的画作中,已经有90幅是1870年之后的作品了。  

    比如,艺术家马克·罗斯科的个人纪录是1996年创下的363万美元,2004年的1510万美元;安迪·沃霍尔1996年时是371万美元,2004年时为1740万美元,埃德·拉斯查1996年时为29.7万美元,2004年为352万美元:马莱娜·仲马1996年时为4400美元,2005年时出现187万美元。  

    一件艺术品的身价是如何飙升至1200万或1.4亿美元的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归结于巨额的金钱和虚荣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艺术品的价格通常取决于艺术家、画商或拍卖公司品牌的力量,艺术品本身则退居到第二位。一件作品的价格也许与制作时间或技法无关,即使其他人不认同它是杰作也无所谓。艺术市场的动力是画廊、艺术博览会和拍卖会。 

    认知上的稀缺性也能推高价格。这种认知也许是种假象,因为代理艺术家的画商扣住作品,宣称有知名买家排队等着购买。倒不是买家都会相信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以后永远都买不到了,而是怕价格会涨。况且年轻富有的投资者们都有“我现在就要得到”的习惯。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也开始得到中国人,甚至是西方人的重视,因此,对于那些掌握着资本,对艺术史并不是十分了解的人,追求和炒作当代艺术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也许,艺术品到底是古代的贵?还是当代的贵的问题,需要具体看时间、地点、艺术家以及作品,才能得以回答。但以下的回答也许是不会错的:普遍来说,古代文物都会很贵,其类似作品之间的差异也许不会不大;但当代艺术品价格上的差异有可能就上天入地,相距千里了!经营与运作使之然也!  

    季 涛,管理学硕士,留英学者,1995年从事拍卖工作,1997年获得注册拍卖师执业资格。目前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兼职教授。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当代艺术,古代文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