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人物

赵亚利:实干创新 圆中国饮料强国梦

时间:2013-12-15 21:08    来源:消费日报网  

   经过30年的时代变迁,中国饮料工业在梦想的不断实现、不断演绎中进入快行道,几乎每4年产量翻一番。

  2012年,全国饮料总产量达到13024万吨,是1982年的325.6倍,30年年均增幅为21.27%,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饮料生产国和消费国。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的饮料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4715.92亿元,创造利税总额565.45亿元,直接就业人员达到44.9万人。饮料产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饮料”代替了“软饮料”,以“汽水”为主的四大类,发展为包装饮用水、果蔬汁类饮料、茶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植物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咖啡饮料、固体饮料和风味饮料在内的11大类和65个小类。

 

  30年来,饮料行业逐步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诱人的行业数据、充满激情与挑战的一个个画面,覆盖全国的领军品牌及其股东、区域品牌和其当家人,与农业、机械制造业、零售业的产业链联动,让饮料行业成为一个大家庭、吸足了社会的关注和消费者的眼球。

  1982年,全国饮料总产量仅41万吨,1983年当广州亚洲汽水厂和上海汽水厂以超过5万吨的年产量高高在上时,获得了多少饮料企业的渴望,上海汽水厂更是实现利税高达3308万元遥遥领先;1987年,作为第二届全国软饮料协作会会议的内容之一,会议代表在参观广州亚洲汽水厂、深圳饮料汽水厂时,看到引进的设备后,直呼是一次未出国门的“出国考察”;当健力宝在洛杉矶获得“中国魔水”称号后激发了多少业内人士从未想过的“饮料出国梦”……

  外国品牌的进入为中国饮料业带来很多:“主剂集中生产、饮料分散灌装”,使得一个品牌可以覆盖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市场营销成为本土企业总经理的重要任务;“两乐”有计划地进入中国时,社会对民族品牌发展前景的担忧,证明了竞争是发展的有效法则。

  4700亿元的销售收入是2012年1500家规模以上企业合力的杰作,是30年、20年、10年饮料企业家及后起之秀拼搏的杰作,是活跃在不同岗位爱岗敬岗者的杰作。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有新企业“试水”,成功者为他人提供经验,退出者让他人吸取教训。中国饮料在跌跌撞撞中探索,求新,前进。言不尽的第一、首次、惟一,让“中国饮料人”记忆犹新。

  1984年,南京轻工业机械厂和合肥轻工业机械厂生产出我国第一条(300瓶/分钟)汽水灌装线,激发了饮料行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梦想;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发文,对“两乐”等外国品牌饮料进行统筹管理;1989年3月,我国第一部《软饮料的分类》国家标准正式发布;1993年,深圳市益力矿泉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饮料业第一家上市公司;1993年可口可乐先于百事与中国政府签署《备忘录》,从此国际饮料的运营经验逐步进入中国;1995年,“红牛”经卫生部批准首次正式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第一家台资企业生产的饮料统一冰红茶在中国大陆上市;1996年,康师傅首次进入饮料市场,成就了今年中国饮料行业市场率最高的企业;1999年,“中国饮料工业十强”出炉,娃哈哈、健力宝、乐百氏、旭日升、椰树、正广和、汇源、怡宝、露露、益力成为本土品牌的骄傲;2009年,康师傅、统一、银鹭、农夫山泉、惠尔康、景田、四川蓝剑、国投中鲁本土品牌入围“中国饮料工业20强”;1999年河北旭日升集团获得了“冰茶”独有,一度辉煌后于2004年拍卖商标沉沦;2000年纯净水、天然水之争让人意想不到的使中国包装饮用水从此获得快速发展;2001年,北京汇源集团率亚洲之先引进了一条PET瓶无菌冷灌装生产线,意味着中国饮料的技术装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2005年国际性的果汁会议首次被引进中国,第十四届国际果汁生产商联合会(IFU)大会打通了中国果汁类产品国际贸易的大门,2007年浓缩苹果汁出口量达到104万吨的历年最高值;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行业开展了最大规模的捐赠,饮料协会会员单位捐款总额高达3.66亿元以上;2011年,《2010中国饮料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揭示了中国饮料行业具有整体社会责任感。

  企业合作有“合”有“分”,企业并购有“内”有“外”。1991年,校办工厂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对杭州罐头食品厂实行“蛇吞象”,成就了今天的中国饮料行业绩效领军企业和“中国首富”;1996年,杭州娃哈哈集团与法国达能开展了合作,之后演绎了2008年的分手;2001年,健力宝“转制”让行业人嘘唏不已,李经纬未能如愿;2010年,雀巢公司与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合资,2011年,华润怡宝与日本麒麟合资;2012年,百事与康帅傅实现战略联盟;2012年,加多宝集团出品加多宝凉茶,停产王老吉……

  30年的发展,与世界先进国家人均消费的差距,造就了不可阻挡的中国饮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行业的梦想以1982年为起点走上“从小到大”,以2008年为新起点走上“从小到强”的发展之路。

  面对30年来从未有过的国民经济的低迷期,面对放慢的行业发展速度、面对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面对食品安全、环境和资源的严重挑战、面对更多的社会责任、为行业、为社会、为消费者、每个“中国饮料人”深感任重而道远。

  当“中国饮料人”想到世界人均果汁消费量7公斤/年,欧洲国家人均消费瓶装饮用水104公斤/年、美国人均消费碳酸饮料112公斤/年……,感叹我国饮料人均消费量与世界的差距,如何激活、激发消费潜力?在经历简单的复制和产能扩大阶段后,企业规模如何在上新台阶?企业规模的两极分化,并购还有多大的空间?网购的发展会否引起零售网点的消减,随时买、买得到的途径面临怎样的变革?企业间的竞争如何做到尊重对手,让对手尊重、让社会尊重?在新品疲软、“混搭”无力的今天,技术进步能否成为新品和增加利润的活跃因素?在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追求中,能否勇于面对消费解渴与营养健康并行的饮料定位?能否透过食品安全、质量诚信、担负社会责任,建立品牌和行业形象?

  面对行业“做强”的梦想,协会如何发挥行业之家的功能和效能?如何引导行业继续食品安全和质量预防为主、预警在前的理念和行动?如何让国家的环境政策、公共卫生政策、税费政策、政治职能改革等等有利于行业发展?“中国饮料人”能否同心协力?

  “中国饮料人”憧憬未来、面对未来,“中国饮料人”仍须脚踏实地地步步前行……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发言节选)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赵亚利,人物,饮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