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商业 > 读书

漂亮的活法只有两种|新刊上市

时间:2018-06-14 16:42    来源:搜狐  

   在新刊《单读 17:人的困境》中,我们集结了梁鸿、淡豹、戴潍娜、张定浩、李霄峰、陈楸帆等单读作者,讲述青年时代的痛与爱,审视个体的生存处境。

  此前编辑部鼓励读者分享困境,提供方法,互相帮助。热热闹闹的互动之后,带着油墨的香气与温度,本期《单读》终于上市。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主编吴琦所写的卷首语。上一次出新刊尚在寒冬,如今我们已经迎来了躁动的夏季。正如文中所言:“周围的一切就猝不及防地花花绿绿了起来。人不就是这样,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几乎没有过渡。”

  

 

  ▲《单读 17:人的困境》新鲜上市

  几乎还有记忆

  文|吴琦

  总是忘记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看得越来越多, 忘得也越来越快。

  想过很多办法来解决,折页、画线、摘抄、评论——朋友说这些都是笨人才用的办法,结果也并没有坚持。懒惰比愚蠢更难治疗。

  实在着急的时候就想,索性别看了,反正都是记忆的包袱。到底有什么东西是自己的生活不能提供的,非要从别人的记录和创造里去获得。

  一个人的自暴自弃,像这样,通常都是从拒绝他人开始的。

  这时才意识到,阅读带来的教益,首先是开放自己。眼里是否看得见他人,对陌生的事物有没有兴趣,对外面的世界有没有感觉。小时候爱读说明书,一字不落地看饮料瓶上的成分表、生产商,并不是什么崇高的因素在燃烧,而是因为很多场合下,那是唯一的外部信源。它们像铃铛一样嗡嗡作响,你不过是循声而去。

  其次才是知识、审美、理念那些东西,作为附加的价值,额外的礼物,摆在书的旁边,未必所有人都要捡起。这方面我很不同意那些没完没了的读书家,读书本身怎么成了目的?对更广泛的读者而言,阅读的过程是一点一点推进的,偶然的碰撞,微妙的调整,经过适度的懒惰和遗忘之后,形成各种模糊的印象,很有可能在这种模糊中走到了终点。

  这样想,我才偶尔能从阅读失忆症的焦虑中解脱出来。

  

 

  最近刚读冯至写的《杜甫传》,趁记忆还新鲜,作为一个例子。

  书中写杜甫的迁徙,原来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少时主动的远游,为了求官或者弃官的奔走,而后逃难,投奔朋友,探亲……最后在湘江的船上去世。我很难记住他的年表或者路线图,但他如同最早的旅行作家一般的旅途,成了惊人的线索。有批评认为冯至把杜甫写得几乎没有缺陷,时时怀念朋友,牵挂家人,关心普罗大众,不断试图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每每又失之正直。书后附的一篇评论,直接指出几段值得补充的材料。都算持正公允的意见,只是读者恐怕不会管那么多。冯至说,在历经“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疾苦和个人的悲剧”之后,诗人始终保有“坚强的乐观精神”。他其实只需要一条论据,不管在怎样的颠沛流离里,诗人始终写诗。

  去年读《从大都到上都》,沿途展开的历史地理知识令人佩服,娓娓道来的写法,普通读者其实很好进入,但我完全被另一层叙事吸引——罗新教授描述他徒步的过程。他敏锐地观察途中的自然、社会景观,以及自我的变化,尤其是对几小时连续行走时鞋子和脚摩擦引发疼痛的描述——如何开始痛如何忍耐如何麻木又如何忍无可忍,最后从痛中获得快感,原来有那么丰富的层次。

  这大致概括了我的阅读经验,以及记忆的运作。那些人、那些书,想想都是伟大的历程,而我最感念的不是他们的伟大,而是他们的历程。是每一个与我们差不多体量的个体,光和阴影,在不同的时间中穿梭时所留下的轨迹,在空间中展开所占据的位置。

  

 

  这一辑《单读》讨论困境,结果我们发现许多答案最后都关乎勇气。我想这回答了前面说的,阅读到底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很可能到最后,如果日常生活还有记忆,只会留下那些别样的生命态度。因为他们活得与你不同。

  云也退评奥威尔,说“奥威尔征收恐惧,熔炼成克服恐惧的力量”。诗人戴潍娜的演讲辞,“疼痛才是身体的重量,最初的人类一定是在劳动与疼痛的双重经验中成长为人”。孔亚雷介绍詹姆斯·索特的小说,“除了名声,真正让一个人伟大的是更为内在,更为高贵,同时又更为简朴的什么。那就是勇气。那是因风格而抛弃名利的勇气。那是完全投入并创造自我的勇气”。柏琳写圣彼得堡之旅,所有的作家、诗人都在虚空中向她大声私语,其中就有马雅可夫斯基:

  你孤身一人,时常愤愤不平,

  急切地催促着命运,

  你知道,很快你就会快乐满足地

  投入到自己伟大的战斗中。

  困境只是一种关于人与世界相对关系的知识,能够穿透它的,才是人的教益。所谓内在的危机——读书多了你会发现这危机是永恒的,从别人一再的对它的描述中,你会得到某种分担,甚至也开始认识、辨别和描述它,它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也许这也是《单读》的文学标准。光写绝望本身没什么意思,重要的不是你身处困境,而是人人皆在困境之中。文学从来不是遗世独立的发明,它是通过有意无意的捕捉,从漫无边际的社会关系中显影。朱天心接受我们的访谈,“碰到困境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一定要想到底、走到底,哪怕你想选的那条是相对比较难的路......”重要的是你选择面对,而不是必然会赢。

  

 

  漂亮的活法从来只有两种,漂亮的写法也是一样,要么勇敢地结束它,要么勇敢地继续。哪一种都很艰难,尤其和那些哪种都不敢选的人习惯性的叽歪相比。

  这样想,会觉得人的困境也没什么。想把自己从中解救出来,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好天气。就像北京的春天,你还万念俱灰着,没能完全消化冬天的脂肪和丧气,路边的迎春,小区里的桃花,莫名其妙的一摊草坪......周围的一切就猝不及防地花花绿绿了起来。人不就是这样,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几乎没有过渡。

  与此同时,你也清醒地意识到,土地里还埋伏着无数个冬。

  编辑丨阳子

  图片来自单读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好书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