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商业 > 读书

解读 《千里江山图卷》

时间:2017-10-21 22:38    来源:中华网  

   《千里江山图卷》是难得的流传至今的北宋青绿山水大长卷,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卷表现了绵亘起伏的群山和烟波浩淼的江湖,配置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并穿插捕鱼、驶船、行路、赶脚、游玩等人物活动。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此卷后面附有宋代蔡京、元代溥光的后跋,在清代曾经梁清标和清宫旧藏,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等。有关《千里江山图卷》的话题和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目前普遍认知,《千里江山图卷》完成于徽宗政和三年之前,作者王希孟,时年仅十八岁,他曾是翰林图画院的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奉事徽宗左右,因宋徽宗觉得其天赋非凡,便亲授其法。花了半年时间绘成这件鸿篇巨制。最近,《千里江山图卷》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览,再次成为文化界和公众的一大热点。著名艺术史研究学者康耀仁经过仔细观察,提出新的思考。

  艺术史上,存在作者名不见经传,却因孤本名作而傲视艺术史的特例。在北宋就有两例,一例是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另一例则是本文要谈的王希孟和《千里江山图卷》,虽然作者的归属还有很多疑惑。

  据悉,《千里江山》在上世纪仅展过两次,本世纪2009年展示其中一段,2013年终于全卷摊开,本次也是如此,因此,引起不小轰动。在观展的同时,笔者也在思考几个问题。

  

201710181701

 

  图1《千里江山》的表现基调为青绿厚彩

  

201710181702

 

  图2从局部高清图可看出厚彩重叠的迹象

  一、《千里江山》的师承源头在哪,在北宋期间是否孤立存在

  《千里江山》的整体基调为青绿厚彩(图1),从脱落的痕迹分析,属多次覆盖而成(图2)。而现存的北宋作品,不管哪个科目,基本都是薄彩处理,因此,此卷的厚彩显得特殊。那么,其源头在哪呢?

  任何一件重要作品,总能在艺术史的繁杂图像中找到承续脉络,《千里江山》也不例外。

  

201710181703

 

  图3李思训(传)《九成宫避暑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01710181704

 

  图4李昇《仙山楼阁图》,榕溪园藏

  从敦煌道释画得知,青绿厚彩至少在九世纪的晚唐五代便已经大量存在,曾经辉煌的金碧山水,其实就是在青绿厚彩基础上叠加金泥而成,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九成宫避暑图》(图3)、榕溪园藏的《仙山楼阁图》等九世纪的作品即是此类(图4),虽然因时代所限,技法尚缺完备,略显粗放,但在青绿厚彩和细节写意的理念上,与《千里江山》关联的信息非常明显。

  那么,《千里江山》在北宋是否孤立存在呢?当然也不是。谈到这个话题,不能绕过赵伯驹。

  作为金碧山水脉络的最后代表画家,赵伯驹原来一直被当做南宋人看待,而事实并非如此。《画继补遗》说他“建炎随驾南渡,流寓钱唐”,都穆的表达更加具体:“近世画手绝无,南渡初尚有赵千里、萧照、李唐、李迪、李安忠、栗起、吴泽数手……”其名字甚至排在李唐前面。可见赵伯驹不可能在南渡后一夜成名,而是在随驾前的北宋便已画名斐然。

  赵伯驹的风貌如何,过去莫衷一是。但通过传承链条,追踪其面貌并非不可能。

  

201710181705

 

  图5钱选山水也是青绿厚彩

  元代学赵最地道的,莫过于钱选,时间上离赵最近,且现存的作品不少(图5),全是青绿厚彩,无一例外。

  明代学赵首推仇英,董其昌说他是“赵千里后身”,其《临赵千里<桃源图>》,也是青绿厚彩,与钱选的山水风貌颇为相似。这些证据链,构成了赵伯驹画风的基本轮廓。保守地说,至少在某个阶段,赵伯驹的作品应属此类风貌。这说明,青绿厚彩的表现手法在北宋末年是存在的。

  二、《千里江山》的艺术水准如何

  

201710181706

 

 

  图6《千里江山》山体林木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千里江山图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