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商业 > 读书

史诗散文:《品读苏州》的可贵探索和可喜收获

时间:2016-12-06 19:47    来源:凤凰读书  

  

 

  作家出版社新近出版了江苏作家嵇元的新作《品读苏州》,这是一部让人看了一眼外表会忍不住一愣、但看过书后又会思索的书。

  这是一本随笔类型的散文书,但有五卷之多,篇幅之大,可称少有,乍一看“这么大的散文”会让人感到意外而一愣。散文集是中国书籍千年的传统,一般是作者从若干年创作成果里选若干篇精品结集而成,是累积而成的书,虽然作品大多已经发表,但在结集之前,尚不会有这本书的全面概念。然而,《品读苏州》这部散文书却不能称为散文集子,因为全书文字此前无一篇发表,作者是有目的创作的一部有架构的巨制。换言之,这是一部像创作长篇小说那样进行写作的整体性散文作品,责任编辑甚至认为是一部史诗性散文著作。从这个角度看,这一散文鸿篇巨作的构思和写作,可说是前所未有,在散文创作领域是一个突破。

  书虽然厚,但仍然是小中见大,好比以一束春花反映整个春天。《品读苏州》写的是中国大地上一个广义概念的城市,过去叫府,现在叫地级市,一座江南城市的城和乡。人们看到苏州两字,就会联想到山水相映的风光,精致幽美的园林,风花雪月的故事,然而这部书写优雅闲适的情调甚少,也无精雕细琢的描写和一咏三叹的抒情,作者用立体的叙事线索,通过历史,山水,城乡,街巷,镇村,历史,风俗,工商,文化,饮食,婚姻……解析出这个城市丰厚的内涵,告诉人们许多没有想到的事实真相,颠覆了人们习惯印象中浮表的苏州。

  作者似乎想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苏州,但好像这又不是此书的主要目的。作者其实想告诉读者的是苏州这个区域里的人群,是如何从一场战争浩劫后的废墟里爬起来,150年来走上了复兴之路,从而来解读这座城市到底有多丰厚。但从叙事方法来看,又是欲言又止,有点迷离。大概作者认为没有一个人会长时间听人喋喋不休谈自己的奋斗史的,因此,看此书感觉作者是在讲一些有趣的往事,池塘里的春草,农村里热闹的庙会,飞起彩虹的稻田,让人流口水的美食,绣女在飞针引线,弹词演员说着回肠荡气的故事,巷子里走月亮的孩童手是提着西瓜灯,丝织女工在机声隆隆的车间里忙碌汗水沾湿了额发……如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徐徐展开,而有时会感觉这些往事中有的如歌如泣,有的感慨不已,有的趣味盎然,就是这样娓娓的叙事让人百感交集。

  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怀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者选择了一个城市来反映,区域里的人如百水汇江,紧密团结,在苏州这方土地上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通过胼手胝足的拼搏,让荒凉破败的废墟变成富裕美好的家园。

  这一过程的起端是那么悲怆,让人意想不到。作者通过国外的材料、地方志书记载和今天人们的研究成果三重证据,说明太平天国给苏州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人力、物力损失;而此时上海在开放中崛起,对苏州这个老省会城市的资源产生了虹吸作用,这是150年前苏州起步时所面临的现实。而今天苏州从人口总数来讲,已进入全国十大城市之列,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上海,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工业城市。此书封面下半部分用题为《霞光里的苏州》五张照片,来说明今天的苏州,而上半部分是淡淡墨痕般的从晚清到20世纪50年代百年间的老照片,两相对比,可知苏州150年来奋力前行所走过的道路是多么艰辛而取得的成就又是多么辉煌。苏州只是中国的一个城市,但苏州走过的道路,又是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洪流中一朵浪花。

  作者选题独到的是,以苏州为主题写了这部《品读苏州》。这不是灵感忽来激情冲动下带有随意性的创作,而是作者确实对苏州有着写作优势。作者选择写苏州,考虑到了自身知识积累、写作资源获取的优势。一方面苏州是中国有特殊性的城市,比如历史悠久,物产丰饶,景色美丽,经济发达,有可写性,中国读者相对来说对苏州不陌生、感兴趣。另一方面,因为国人自认为了解苏州,其实大多是怀游客心态,作皮相之谈,并不真正了解这座城市,作者因此有了需要和读者说说的述说要求也就是创作此书的必要。作者是大家族三代居住在姑苏城里平江路旁一条水巷里的老苏州,自己又是年已六旬,而且又是江苏省报派驻苏州的记者,在苏州一线采访生涯达30年。一个苏州人在家乡这个地方做30年省报驻站记者,无论是块还是线或是点,无论是重大事件还是独家挖掘或者私人回忆,无论是习俗隐喻还是生活细节,其有关苏州的知识之丰富自然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素材积累可谓得天独厚,写作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于是,这部书常见“鲜为人知”的秘辛,让人读来如入移步换景的苏州古典园林,满眼得到的是许多值得品味的信息和知识。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告诉了读者一个你所没有想到的苏州,一个前所未闻的真实的苏州。当然苏州是一个值得一读、值得深读更值得品读的江南名城,而能深入解读苏州,必然也有助于了解中国。

  作者用散文笔法,通过对苏州150年里以时间为线、内容为块的全面剖析,阐述了乡愁。乡愁是一个丰富复杂的概念,作者试图作一点非学术性的阐述。书中所写的苏州人的乡愁,其源一是吴和苏,这是苏州漫长历史的遥远源头,作者既简单又丰赡地介绍了苏州人眼里的“吴”,这在当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是苏州风月无边的山川地域,是苏州乡愁的另一个源头。头众所周知,苏州是著名水乡。而苏州却用了整整一卷的文字,来解读“水的苏州”,也就是到底是什么时候水、有多少种类的水一起养育了苏州?作者从海洋、长江、太湖、京杭大运河、护城河、娄江、吴淞江、胥江、盐铁塘等不同禀赋的水,介绍这些水和苏州历史、文化的关系。其中,周恩来母亲幼年时跟随外公在吴江建大运河河堤,宋代南迁人在苏州种下银杏的“遇仙”故事,洞庭东、西山人在上海滩金融界撑起半边天的秘密,太湖为何主要属于苏州,状元回家乡为何选择了护城河建现代化工厂……有故事,有史实,有分析,相信读者看了不仅对苏州和水的关系、苏州之为水城,苏州水的背后许多没有想到的信息,有了新的获知,同时更进一步了解苏州乡愁中的水分子。三是苏州在太平天国后的发展中,一代代人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岁月里,为乡愁注入了新的元素。苏州人为何不吃牛肉?苏州人冬天时为何普遍腌菜?苏州人唱山歌,是什么心理?长江边的苏州人为何有大声吼叫的习惯?为什么苏州城里曾经出现过市民公社开挖的水井?为什么苏州人喜欢评弹……乡愁不仅是家乡的风光,还是在建设家园时形成的共同习俗和共同心理,有老的乡愁作为传统保持了下来,也有许多新形成的乡愁,一个区域里的族群拥有共同的、有生命力的乡愁,也就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骄傲之源,有了为实现梦想所需力量的凝聚力。

  《品读苏州》的笔力之源在材料的丰富。散文一般称之为美文,但此书的文字却不是以华丽优美的词藻为特色。因为作者是记者,较为注意文字的流利、准确和有可读性,据说在责任编辑的支持下书稿下厂印刷那天还在作修改,可见不是在追求文字的潇洒,而是在追求尽可能的准确和完美。这部书是随笔性质的散文,但不是空发议论,而是广征博引,用丰富的材料来对事物进行说明,大概引用的材料包括学术著作、论文等很多,数量大约逾千,其中大约一半是人们不容易接触到的内部材料、档案、民国甚至清代报纸上报道。加上作者工作的特点,可以广泛接触省市至村、厂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城乡各行各业普通百姓,并且这30年来好像随时随地在作采访……固然散文主要靠灵感和才华,文字摇曳多姿方才好看,但显然作者更在乎此书的言之有据,让材料说话,让专家说话,让当事人说活,让过去的史实说活,从而使文章有着很强的说服力。为什么要这样写?是因为作者有话要说,有事要介绍,有观点要讨论,有想法要交流,这就让此书有了一定的学术性。阅读此书,不是只为让读者享受文字之美,而是在思辨上、认识上有所收获。其实作者这样写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近代史著作多宏大叙事,而以一个地方来叙说,似乎还不多。作者想以一个地方150年的经济、社会和生活风情,通过随笔方式的叙事,讲述中国人锲而不舍的追求、成功与辉煌,中国人这个时代的艰辛困苦、人际温暖与生活之美。比如书里讲外婆桥,先是探讨外婆桥这一著名童谣的起源地,其实这只是引子,作者想探讨的是外婆为何住在桥边,外婆住在桥边做什么营生,外婆那里的社会经济变迁和外婆的生活状况……作者通过这些抽丝剥茧般的叙述,其实是想说明太平天国后苏州镇级经济中的不断增强的工商因素和对后来乡镇企业起源于苏州的原因。接着又用两个章节讲了两个村、两组照片讲了另两个村,一个讲在江滩发展出了大型钢铁企业,一个讲村里的党组织如何为村民提供着世界上最贴心的服务,其实小中窥大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之所以有力的根源;太湖一个无人村的一组照片,又说明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常熟一个村从二十世纪六七年代至今成为美丽花园的照片,用画面雄辩说明了中国社会基层细胞的巨大变化,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领导,如今过上了人间天堂般的生活。图文的复合对比,有着强有力的说服力。这种写法,还是比较有新意的。

  作者的写作,架构方面也许有所考虑。比如作品开头引用了《圣经》中犹太人领袖摩西领导族人走出埃及,在旷野中流浪40年的史诗性事件,来对照吴的始祖泰伯开始,24代吴王带领族群了约七八百年跋山涉水来到太湖之滨创造吴国的辉煌;中间又借苏州过年磨米粉做团子或圆子,又引用《圣经》中的话,表示安家;到了全书结束,再一次引用《圣经》中的诗句,来歌颂苏州从废墟中崛起,人民开始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这种写法,似乎是借鉴了英国著名小说《尤利西斯》作品结构设计的成功经验,但其实借用《圣经》暗喻了作品的史诗性质。当然,一部作品是否有史诗性质,不在于几处重要章节引用史诗的《圣经》,而是要由作品的内容和立意来决定,而这部作品所截取的时间段跨度之大,所反映社会面的深广,应该说是有史诗性质的,这是散文创作的新尝试。

  《品读苏州》这部书的架构,似乎是多重叙事线索,其中精悍了一些人,一些家庭,但在许多篇章似乎不经意地会出现作者的母亲。作者没有像写小说那样用直接描写来塑造他母亲的形象,而是用许多细节写了她一辈子的勤劳和生活细节,写了她对工作的负责,用开冷车、适应车速不断调快反映了那时工作的辛苦,写了那个时代生活困难,吃豆腐渣美称雪花菜的岁月里想象吃冻豆腐的奢望,写了这个工人家庭生活困难一度需要她卖血维持,但过年时仍拿出旧的织锦缎衣裳亮亮丽丽穿上,还一定给孩子准备有多种小食品的年盘,写她教育孩子要学会欣赏兰花,表明她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仍保持着一定的修养,写她在参与建设的钢铁厂出钢铁时钢花飞起时的无语凝视,流露出一个工人阶级成员对祖国发展取得成绩难于言说的激动……作者用断断续续的写法,让其母亲贯穿全书,用点点滴滴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普通工人的品质和情操,她的形象,就在平凡的生活、工作和言行中就丰满起来了。到最后是作者感谢母亲生前对子女的教育,“苏州是你的血地,要永远热爱自己的美丽家乡”,其实写的是一位母亲对孩子要求他们热爱生你养你的祖国的谆谆教诲,作为结尾,有卒章显志之意,到这里,母亲的形象高大起来了。就如大海一滴水,就可反映大海的味道,作者母亲只是苏州普通百姓的一员,加上书里写到的各种人,他们以各种方式,坚守人生理念,传承文化爝火,创造劳动财富,建设美好家园,他们和作者母亲一样,都是苏州人,他们的身上,都体现了苏州人(也就是中国人)的品行和气质高贵。正是有了这些人,苏州才如此精彩。

  此书一大亮点,或者说使得《品读苏州》如此精彩的一大原因是,书中配有约1400来张照片、档案、插画。这些照片,大约80%为晚清至2000年的老照片,既有清代、民国、“文革”前的苏州城市、镇、乡村,有工厂,有农村,有商店,有演出,有一些著名人物也有一些已不知名的普通人物。照片中的场景,大约90%已经见不到了,因此显得弥足珍贵,也让这部书可以细细品读。其中许多照片为第一次发表,像周瘦鹃在自家小园里跳井自杀的水井,是经周的女儿特别同意供拍摄的,有的老照片,由其家属提供第一次发表。而苏州地方志办公室、苏州市档案馆等单位提供的老照片、档案,对该书的支持尤其给力,比如著名书法家费新我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价值连城的《刺绣图》长卷,等等。作者收集如此多的照片(主要是老照片)来配合文字,也是创作的一部分。完全可以说,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老照片和档案,此书才会如此有分量,让《品读苏州》不仅有阅读价值而且也有收藏价值。责任编辑就认为这部“追忆苏州的似水流年”的书,值得品读也值得拥有,并且会历久弥新。

  【书籍信息】

  书名:品读苏州

  作者: 嵇元

  定价:246.00

  出版: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作者简介:

  嵇元,苏州人,1954年生。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新华日报》主任记者,驻苏州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三十年,退休前任苏州市记者站站长,曾评为过报社优秀记者、个人十佳。报道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华东地区、江苏省等新闻奖或好稿奖。现担任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理事、苏州市档案馆征集顾问。出版有文化散文集《走读苏州》《本草——生长在时光的柔波里》,发表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视剧本、文史论文等。

  内容介绍:

  本书从今天苏州的源头——古代吴国泰伯建阖闾大城写起,将其历史脉络、文化基因、风土地貌、城市变迁、民俗人情、市井工商、衣食住行、书画雅玩等等,几近面面俱到地叙写一番,旁征博引,详略得当,结构清晰,语言活泼。

  作者以独特散文笔法写苏州古代特别是近150年来的发展与社会风情,尤其是苏州改革开放以来,其令人瞩目的发展果实,使得这个地级市横空崛起,靓丽得就如共和国一颗耀眼明星。作者以水的苏州,真味苏州,乡下苏州,古城苏州,时节苏州,民俗苏州,工商苏州,文化苏州八个方面讲述苏州这座城市的变迁史。同时,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及珍贵照片。

  这是一部有关苏州这座城市的百科全书,一部全景式展现苏州风土人情的地方志,一部有关苏州方方面面的精品力作。

  【试读】

  苏州•苏州人

  讲苏州,自然要讲到苏州人。

  细想起来,“苏州人”的概念似乎有点模糊,好像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界定才能说得清楚。什么是关于“苏州人”的内涵、外延、定义之类,要搞得非常严谨才有说服力,在下不才,没有这个能力,姑以街谈巷议这一等级的水平来说说自己的浅薄看法。

  吴和苏州

  以前大家都知道,位于苏州市区中心的苏州老城是从春秋吴王阖闾时所建的阖闾大城演变、发展而来。苏州市委宣传部前副部长(过去是苏州地下党员)陆咸先生介绍了一些背景情况:

  1951年,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参加苏州市政府召开的座谈会时,对当时的苏州市长汪东年说:“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其次为成都,则战国时物。其所以历久而不变者,即以河道环顾也。”这一观点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谷口满定的《苏州城的发展》一书,他在考察了中国一些古城的衰落和消失的情况后,这样写道:“在这一点上,苏州则不然。苏州自建立以来直到今日,城墙的构造和规模几乎没有变化。在中国历史上,像苏州这样的城市尚无先例。”美国汉学家施坚雅在《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一文中指出:“长江下游……地区城市体系反复重组,但该区几个大城市却没有一个趋于衰落。苏州就是个显著的例子。把1229年的石刻全图与1945年航空摄影图并列对照,足见城市非常稳定。城墙、城濠、街道与运河,都极其接近一致。只是城门的数目与位置,可见看出略有不同。”(《略论苏州古城的水城特色》,为苏州吴文化研究会2014年的“苏州古城建城史研究”课题的论文之一)

  苏州城从吴国阖闾大城在原址上发展过来,而且至少城市格局从南宋到1945年未有大变动,在这一城址上的历史,反映的就是苏州和吴的关系,是血脉和文脉延续的关系。苏州人,还有其他人、包括国际上的研究者,都是这样认为的。两千多年来,都没有疑义。

  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问题了。

  一是有个苏州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倡说春秋的阖闾大城建在今天木渎到光福一带的山陵区域里(距离大约从今天苏州古城的西城墙往西,直线距离10公里以外),并说今天的苏州老城区(或叫姑苏城)是东汉王莽时期始建。此说的要害是吴都和苏州没关系。后来有学者“完善”成苏州城是战国中期或秦汉时形成,但仍然割断了吴和苏州城的关系;

  二是无锡在某段时间以吴都八百年自居,将东西长2100米、南北宽1400米、面积仅2.94平方公里的城堡遗址说成阖闾大城(其实一半遗址属常州),搞了一些活动以扩大影响。无非是想营造出一个新观点:吴文化源自无锡(无锡过去宣传自己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202年),其实无锡这个地名直到汉武帝灭南越后才有,《史记•东越列传》中载:“东越将多军,汉兵至,弃其军降,封为无锡侯”,见《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东越作东粤,这是无锡这个地名首次见于两个权威史籍)。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有苏州以外的学者这样总结说:吴国创始人、商朝末年的太伯、仲雍奔吴与句吴的历史、文化无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撰述《吴太伯世家》时,对史实的考辨并不一定准确;苏州市区是战国中期以后逐渐形成的城市,与吴、越都城有关的传说如泰伯庙、锦帆路、胥门、伍子胥祠,甚至虎丘的吴王阖闾墓传说等等,都是秦汉以后人的附会,误讹最甚者为《越绝书》和《吴越春秋》……

  真是语不惊人不罢休啊!司马迁已尸骨无存,已无法自辩撰写《史记》用了哪些材料,他当年自己到吴都故址即今天苏州城及郊外作实地考察,无法说清楚是“听取(了没有史学价值的)民间传说(后当作了吴国历史)”还是听到了的是口述历史?学者大棒一挥,《越绝书》《吴越春秋》等所有古籍关于苏州古城是吴的记载,成了全是附会之说。但这位学者的观点,又有些什么证据来做有力支撑呢?

  有人还认为,吴是淮夷南下太湖流域一带建的诸侯国,有学者对此不知是赞赏还是肯定,说这一说法很有“魅力”。那么,《左传》中记载了吴王本人、许多诸侯国,甚至包括周天子自己,都认为吴是太伯之后(见《左传》中多处记载),这位学者是不是要将《左传》记载所具有的权威性,也一并否认呢?

  吴本与越是同一民族,语言相通、风俗相同,泰伯、仲雍南来创建的吴国政权,统一了太湖流域各部落的原住民,苏州人一直以春秋时吴国的后裔自居,以泰伯后代自居,今天的苏州人虽和春秋时吴都人没有明确的血统关系,但这块地,历史上确实是叫吴,朝廷在这里建的地方政权,叫吴郡,汉末孙氏在这里创立的政权叫吴,唐末钱氏在杭州创立的政权叫吴越国(吴越国不包括无锡,无锡属南唐政权),从历代中央政权到地方,都以吴为号,过去这块地上生活的人祖祖辈辈,从心理上、文化(包括民俗、语言等)上,都认为今天这块土地上生活的苏州人是吴人的后继者。

  但是,因为近年出现了这些标新立异的观点,吴和苏州没有了关系。

  1986年,苏州市人民政府举行了纪念苏州建城2500年的纪念大会,会场设在公园会堂,这是在苏州公园南大门东侧的一个结合人防工程修的地下会场。因为许多苏州古籍都记载,苏州公园这一片区域是过去吴都的子城即吴宫所在地,选在这里开这个会,大约也是有更深考虑的吧。

  应该说,这个会议是很成功的,影响深远。当时我也参加了这个会议,虽然出席证上印的叫“联欢会”,其实是一个很庄重的会议,因为出席了这个会议,所以我对苏州建城史留下了很深印象;后来还作为驻地记者参与为新华日报撰写了一个整版的文章,来配合这一活动。

  因为20世纪90年代初苏州有人说春秋时吴都在木渎到光福一带后,外地有媒体作了关于苏州城没有2500年建城史的报道,造成不小影响。我作为省报驻苏记者,而且当时主要分工负责上层建筑报道,自然关注此事,更何况我参加了这次会议呢?当时苏州市市长是章新胜先生,于是我特地采访了他,想听听他的意见。

  他很认真地听了我的汇报后,沉吟了一下说,这不是件小事,要慎重,顿了一顿又明确表态说,建议省报不要作报道。

  我至今感谢章市长对我报道这一题材所做的指导性意见。我理解“苏州建城史”兹事体大,吴、苏一脉相承,吴是苏州文化之根,是苏州人的文化灵魂之源,这个城市的人认同吴,已有两千来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不可随意否定。春秋吴国都城在木渎一带的报道当然没有写,但我从此既关注、也慎重地对待苏州建城史。

  关于吴都地望和苏州城的关系,现在形成了两派意见,双方都有大量研究文章,但有两件事,可以很好说明。

  一是有篇论文引用《越绝书》中说夫差冢、伯噽死所的“三台”还有犹湖,均“去县十七里”,也即距离吴县(即今苏州城),凭此得出结论:“这三条(记载说)距(吴)县里数应该是准确的,而且指的是同一个地方,或相互十分邻近。此位置在今阳山(位于苏州老城西北方向)西侧,如果吴大城(即春秋时吴都阖闾大城)在今苏州老城内,那么,上述三个条目的‘去县十七里’则太短了点,如果吴大城就是新发现的春秋大城址,那么这‘去县十七里’就差不多。”(这是200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我引此文故意不注明作者、发表刊物和论文题目,是为了避免争论。引文中括号内的文字系我所加)。这里的县指吴县县城也即今天苏州老城。

  看来言之凿凿,很有说服力。谁知被人戳破牛皮:苏州原古吴轩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维明先生通过查检,发现这三处地方,在《越绝书》上的记载,原都是五十里或五十七里,却被此人说成了十七里!张先生说:

  (一)在《越绝书•吴地传》中记载“秦余杭山(苏州阳山的古名)者,越王栖吴夫差山也,去县五十里,山有湖水,近太湖”;

  (二)“《史记•吴太伯世家》裴骃《集解》引《越绝书》‘夫差冢’,作‘近太湖,去县五十七里’,可见今本‘十七里’前面脱了一个‘五’字”;

  (三)关于犹湖,张先生也找了乐祖谋校点本《越绝书•吴地传》“犹湖”条校记:“‘去县十七里’,《汉魏丛书》本‘十七’作‘五十’。”张维明最后说:“如果吴大城就是新发现的木渎古城,那么这‘去县五十七里’则太长了一点;如果吴大城在今苏州老城内,那么道里就差不多。”(《吴都地望考证辨析三例——关于吴大城与木渎古城遗址的讨论》,载苏州吴文化研究会内部刊物《吴文化研究》2015年第一期)

  张先生捉出了这篇论文引用的材料将五十七里或五十里作十七里来论证的学术毛病,这篇论文的立论也就自然立不起来了。仅此一例已可见否定苏州城从阖闾大城原址发展的学术文章是怎样做出来的了。

  另一个例子更是有趣:“之前,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就是伍子胥所建‘大城’。不过在昨天的无锡阖闾城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论证会上,记者了解到,以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敏带队的考古队,经过几年勘探调查,初步认定无锡与常州交界的阖闾城遗址,正是当年的‘阖闾大城’。在阖闾去世之后数年,他的儿子夫差才迁都苏州。”(2008年9月11日现代快报记者的报道《吴王夫差老爸筑城,2500年后现身无锡》)

  无锡的这一考古成果,对苏州古城好像没作否定,但却被降格成了“夫差城”。这次考古成果中包括发现了吴都的城河,还画出了地图。我一位姓柯的青年朋友,平时喜欢写些网络长篇小说,他看到了阖闾大城在无锡的报道后,到苏州图书馆查到一份无锡的材料,考古专家所说的“无锡阖闾大城”,在靠太湖那里原先有条20世纪80年代开挖的人工河,被这次考古认定为2500年前春秋时期吴国人开挖的都城的护城河了。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史诗散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