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商业 > 读书

谢泳:悲剧储安平

时间:2013-12-03 22:23    来源:书摘  

   ● 谢泳 《储安平评传》

  储安平的《观察》政论是很有感染力的,文字也好,1949年后再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时评,不是后来者没有见识,而是没有这样的条件。单说储安平的心态,就是后来知识分子难以想象的。人只有在没有顾忌,完全敞开独立思维的状态下,才能保持心境的平和与文思的泉涌,丧失了这样自由的心境,思维的空间必然狭小,写出的文字也很难体现出独特的个性。

  这时储安平已经失踪十六年了,这个结论对他的孩子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一个终身为自由主义理想奋斗的知识分子,最后就这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人们再想起他的时候,对很多人来说,他早已是一个完全的陌生人了。

  关于储安平我们现在能知道的材料不是很多,特别是有关他早年生活的情况,我们现在了解的至多是一些间接的传说,而没有什么文字材料,我曾和他的四个子女有过通信联系,但关于他父亲早年的生活,他们也所知甚少,我也曾专门访问过他的女儿储望瑞女士,她也知道的不多。

  储安平的档案今天的研究者还看不到,根据他1949年后工作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四个地方去寻访储安平的档案,即中国民盟、九三学社、中国新闻出版署和《光明日报》社,因为他曾在这四个单位供职,有可能留下有关的历史资料。在我们目前接触到的有关储安平的历史资料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几乎没有他自己写的自传性文字,1949年以后,储安平并没有停止写作,但对于自己的生平很少提起。

  想给储安平先生写传记的人很多,但正是由于没有资料,所以至今我们也见不到一篇较为完整的储安平传记,有一些记者写的有关储安平的文字,比如戴晴的《储安平与党天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6月)邓加荣的《寻找储安平》(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10月),在让读者了解储安平和对他应有的历史地位的恢复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是1957年以后最早从正面叙述储安平历史经历的作品,但由于这些作品是以纪实文学作品出现的,也有许多不准确的地方,对于真正研究储安平还是不够。

  早年储安平

  储安平是江苏宜兴人,1909年出生。储家是宜兴的望族。对于他的家世,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一份文字材料还是储安平自己写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题目是《母亲》(《真美善》杂志7卷1号,第101页)他在文章一开始就说:“我生下来了六天,我的母亲就死了。还只有六天生命的小生物的我,所给予我母亲的印象,就像白烟一般的淡吧!”这是储安平一篇自叙性的散文,虽然他自己没有说明这是一篇有关他自己早年生活的文字,而且由于用了很强的抒情笔调,人们不大留意他所叙述的真实家世,而多数为他忧郁的笔调所吸引,但从这篇散文所涉及到的储安平早年的生活情况,再结合他后来的一些生活,我们可以判定这是一篇真实的文字而不是虚构的。他说:“我父亲,爱赌也爱嫖。——还只有六天生命就死去了母亲的孤儿我,因为相貌好,皮肤白,聪明,便为我年老的祖母及其它家人们所痛爱。在那样异样痛爱的祖母之抚育下,我健全地生长着,一直到十四岁上我祖母死去了的一年止。然而,虽则曾经抚育我十四年,非常痛爱我的祖母究竟是一个年老的人了;家人们之爱,也只是母亲之外的另外一种爱。”从这篇文字中我们知道储安平是在他伯父家中长大的,他的伯父就是储南强先生,储南强早年肄业江阴南菁书院,与黄炎培同学,清末曾做过南通知县,后在家乡兴学,兴办水利,建设宜兴市政,修筑古迹。五十岁以后,致力于整修善卷、庚桑两洞,直到抗战爆发,储南强先生一九五九年去世。储安平从小是在一个特殊家庭中长大的,对于他的这位伯父,他一生都心存感激,她的女儿曾告诉我说:“父亲床前一直挂着他伯父的像”,他一生中对他的伯父非常敬重。《母亲》是一九三O年夏天写的,当时储安平二十一岁。他说:“祖母和父亲,在我十四岁的一年上,都死了去!在这二十一次寒暑的交替中,最初,是依赖了祖母的抚养,以后,便只是凭了自己这天生的资质,和从流浪在外面十年的漂泊生活中得到的世故,人情,学问,识见,应付了一切苦难困危──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还仍然如漂忽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片舟般的我。”从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出储安平的一点个性,由于幼失怙恃,他从小就有较强的自立精神,养成了能吃苦爱节俭的品质,独立自强,非常自信。叶圣陶日记中有一则储安平请客的记载,可见出储安平的风格:“储安平请客单印有三事,别开生面:一、客不多邀,以五六人为度。二、菜不多备,以够吃为度。三、备烟不备洒。曾参观其社友工作情形,十数人将新出版之杂志插入封套,预备投邮。其出版日为星期六,而今日星期三已印就,定阅者于星期五即可收到。又以纸版分寄台湾北平两地,因而该两地与上海附近同样,可于星期五阅读。此君作事有效率,可佩。《观察》销数到六万份,盖为发行量最多之一种周刊矣”(《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3期第167页)许多接触过储安平的人都说他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这可能与他早年的生活有关。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1/13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标签:谢泳,悲剧储安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